历史

长平之战后赵国不是实力大减吗,赵国是怎么消灭30万秦国大军和十万匈奴的

  对赵国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可谓赵国国力大衰的重要节点。

  这一战的导火索是韩国本欲将郡城献给秦国来外交妥协,然而该郡的守将不愿意将城池献给秦国,后来求援于赵国以抗秦,而赵国还接受了这颗烫手山芋,结果秦赵两国开战。

  战中,秦国用王龁攻战,赵国用廉颇坚壁清野,在廉颇的坚守之下秦军本将无功而返,然而秦国一用白起秘密替换王龁,二用反间计激化赵王对廉颇的不满,所以后期的对阵主将成了白起和赵括。

  赵括乃纸上谈兵之人,实战中不知道秦军实况而冒进,导致赵军被截断,再被围困。赵括手上四十万赵军主力在经历四十多天无水无粮的日子后,甚至开始杀人而食,最终残弱不堪,被白起所俘虏。

  然而,白起对这四十万战俘始终心有余悸。最终除了放回两百多年纪幼小的战俘回去散布恐慌以外,四十万降卒坑杀殆尽。在以人口为最重要生产力的战国时代,这不仅是诛心之举,更是重创国之元气。然而,白起把事情做的这么绝,却又从侧面证明了赵国即便对于虎狼之秦,也是一个相当强劲的对手。

  坑杀降卒绝其人口,赵国人究竟有多善战呢?

  战国时期的赵国位于今日河北及山西一带,与燕国并肩于北境,都处在抵御外族的前线。而赵国自从推行胡服骑射以后,经济上国家更趋于游牧经济,政治上有胡人精英加入权利高层,推动了国家的文化和政策转变,使重义尚武的精神在赵国传播开来,所以后代常言燕赵之地多义士。

  在经常为生存而作战的情况下,赵国从上至下都勇武善战。长平战败后,赵国与秦国长期就分地而争议不下,最终和谈破裂,秦国再次据全国之力破赵。

  而此时赵国的精锐士兵早已于长平之战中损失殆尽,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下民,约三四十万人;这些人当中,多是未满十八的弱、幼,还有四十岁以上体力衰败的老、残;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在内的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赵国这次放弃野战和卫星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上述的拼凑大军就构成了赵日夜突袭秦兵的主力。

  这支赵国仅剩的男子组成的大军,面对秦国的三十万大军,坚守了两年。平原君四散家财鼓励士气,最后甚至连赵国的女子们都编制入伍,直到楚、魏两国援军到来,三国联军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为止。国风尚武至此,赵国四十万精锐如果不杀,战国时代恐怕又还要延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结束。

  赵国土地上生长的名将也多如繁星。且不提长平之战前期、邯郸之战的大将军廉颇一生征战,战功显贵,放眼前后也难寻其二;赵国名将李牧正是带率赵国军斩杀十万匈奴骑兵的传奇人物。李牧生平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奇计百出;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多建战功,还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赵国全盛之时名将辈出,多次挫败秦国,甚至一度准备打过函谷关灭秦,声势无两,绝非戏言,而后期若非赵王自毁长城,对名将多不能善用,赵国绝不至于彻底沦落到只能与其他国家合纵抗秦的地位。

  白起在坑杀降卒以后还特地放人回去散布恐惧、震慑山东六国。当时消息传入赵国,整个国家陷入巨大悲痛。

  “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赵国居北,气候早霜,地域也影响了赵人强韧的性格,故长平之战后却是哀而后勇。

  邯郸之战持续两年,几乎每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故同仇敌忾,誓卫赵都。秦军腊月攻城,邯郸城内,天寒地冻,伤员遍城,但士兵依旧士气高昂。守城战的最高指挥平原君在城内散衣散食,大将军廉颇日夜督战,将士轮换守城、安排突袭,而突袭出去的精锐多一去不回。

  再之后邯郸城内断粮,又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

  “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此时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往这里增兵五万,赵军援军粮草皆无,已是危急万分,却仍不屈抵抗。然而联军到来后,赵军却战力惊人,和援军一路反打追击,三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

  赵人善战之神魂,是在北御匈奴、东拒悍燕、西敌强秦的磨炼中淬炼出来的。若非坚韧至此,怎么会在长平一败后敢于再战于四周之敌,还存在到战国最后?又怎会在国力一落千丈后仍然战绩如此可观?

  屡战、善战、不惧战,是长平一战后白起惧赵人的原因,也是赵国日后能歼灭秦军和匈奴骑兵的原因——自古以来,破敌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