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夺嫡之争曹植比曹丕优势更多,最后为什么是曹丕获胜

  对曹植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植明显更有才,为何在夺嫡之争中,曹丕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继承人之选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作为三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一个。曹操为了将自己的家业传承下去,他就必须在众多儿子中选择一个靠谱的作为继承人。

  长子曹昂死在战场,神童曹冲英年早逝,最勇猛曹彰却又只愿做个将军,剩下的儿子中,就只有曹丕和曹植最符合了。曹植无疑是曹操众多儿子中最有才的一个七步成诗说的正是他,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仅有才,曹操还非常的喜爱这个儿子,在这种条件之下,曹丕是如何做到打败曹植最后登上太子之位的?

  曹丕获胜的四大原因

  总的来说一共有四个原因,首先第一个原因,辈分;在争夺太子之位时,曹丕的地位是最高的,随着卞夫人成为曹操的元配,曹丕一下子就成为了嫡长子。按照以往的规矩,曹丕当选太子的可能性那是非常的大,文武百官也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人家曹丕又是嫡子又是长子。

  第二个原因,性格;与曹植不同,曹丕这个人比较有心计并且城府很深,有什么事情他都会藏在心里不表露出来。

  第三个原因,才能;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才能是受到所有人肯定的。也正是因为曹植的文学水平太高了,所以大家就忽略掉了曹丕的才能,其实曹丕的文学修养也不错。

  曹植可以七步成诗,曹丕的《燕歌行》那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从诗词歌赋到散文作品,曹丕样样都行相比曹植和曹彰,他们一个是文,一个是武,而曹丕则是能文能武。甚至底下的一些武将和曹丕对打,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可见他的身手有多好。

  从前面三点来看,曹丕文武双全,又是长子,在争夺太子之位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打败曹植的。最关键的还是第四个原因,智囊团;

  曹植和曹丕在对抗的时候,各自都有着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谋士,也是智囊团。比如曹植这边的杨修,曹丕这边的吴质,这两人一对比,吴质完全胜过杨修。

  竹篓事件

  先说竹篓事件,曹操的这些儿子争夺太子之位,底下的大臣是不能和他们来往太密切的,不然会被说成结党营私。于是曹丕和吴质就一起想了个办法,吴质躲到竹篓里面,然后用马车将竹篓运到曹丕府上。结果这事被杨修给发现,杨修马上就去报给曹操,曹操一听非常的生气,但这一次已经来不及去查证此事了。

  曹丕这边呢,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于是他就问吴质怎么办,吴质便想了一个办法。过了几天,杨修又发现曹丕在运送竹篓,他赶紧报告曹操,曹操立马就派人拦了下来,结果打开一查看,里面装的都是一些用品,比如绸子之类的,根本就连个人影都没有。这就让生性多疑的曹操开始怀疑杨修了,你为何要好端端地去诬陷曹丕,吴质的这个办法就是要让曹操不相信杨修。

  曹操出征

  还有一件事,就是送曹操出征。有一次曹操要带兵出征,所有人都来到城门口来送行,曹植和曹丕自然也都在。这时候,他们两人为了获得父亲的好感,都准备在这场送行会上表演一下。

  这个曹植先站了出来,开始念自己写的文章,曹植的文学水平大家都了解那是非常的高,再加上他应该是提前准备了。文章一念出来,所有人都拍手叫好,曹操听了自然也很满意,感觉脸上有光。自己的儿子文采好,心里那叫一个自豪。

  但曹丕不开心了,如果比文采的话他肯定不如曹植,这可怎么办?见此情形,吴质悄悄来到曹丕身边告诉了他一个办法,既然写不过人家,我们就来点实际的东西。

  曹操这个人是非常看重感情的,吴质就是抓住了这点。他让曹丕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哭就行,吴质这么一提醒,曹丕立马就懂了。父亲马上就要出征了,作为儿子肯定是舍不得,怎么表达十分不舍,那就是哭。于是曹丕在众目睽睽之下抱头痛哭,哭所有人都跟着流下了眼泪,曹操也被感动得哭了。

  大家都认为曹丕对父亲的爱感天动地,是一个大孝子,此时哪还有人记得曹植刚刚念的文章,这场较量之中,又是曹丕的智囊团立下大功。最终在公元217年,曹丕战胜了曹植成为了魏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