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后主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与刘禅情同父子,事实是这样吗?

  当年刘备在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后,诸葛亮为了对得住刘备的嘱托,不惜鞠躬尽瘁,事必躬亲。而刘禅深知诸葛亮用心良苦,谨遵父亲刘备的遗训,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父亲一般。也就是说,虽然诸葛亮与刘禅看似为君臣,实际上形同父子。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刘禅当时是真的做到了的。在刘备死后,刘禅每件事都要过问诸葛亮,只有诸葛亮同意了他才做。正因如此,刘禅虽然有帝王之名,却无帝王之权,而丞相诸葛亮不仅统帅三军,更掌管内政大权,不是君王,已胜似君王。而诸葛亮对于刘禅,也是以教育为主,比如在《出师表》中,就曾今要求刘禅不能妄自菲薄,不可阻挡了忠言劝谏之路,要赏罚分明等等。这些话不像是臣子对君王提出的建议,更像是长辈对晚辈提出的要求。可以说,在刘备死后,刘禅与诸葛亮真的完全按照刘备的遗言去做了,但实际上,两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有那么好么?

  一切变化就在诸葛亮死后发生了。当时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积劳成疾,因病去世。消息传到成都,举国皆哀,按理说,此时应该全国奔丧,以祭悼诸葛亮的在天之灵。但让人惊讶的是,后主刘禅竟然下令不允许为诸葛亮奔丧。后世常说刘禅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诸葛亮在生前对刘禅有所交代,担心诸葛亮之死将会使蜀汉三军大乱,曹魏有机可乘。这个道理虽然讲得通,但要了解刘禅此时可是将诸葛亮当做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作为帝王,不应该完全禁止奔丧吧?从这里多少可以看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

  不仅如此,刘禅还不允许百姓为诸葛亮立庙,老百姓没办法哀悼,只能跑到路边祭祀。当然了,刘禅之所以没有点头应允,主要还是当时还没有臣子立庙一说。对于这件事,刘禅谨慎一些并没有错,而且迫于百姓们赋予的压力,刘禅最终还是同意了为诸葛亮立庙这件事。但这个同意,或多或少都建立在不满与抱怨上,毕竟这感觉像是被人胁迫而做出的决定。

  如果说奔丧与立庙两件事存在客观因素,并不能说明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不好,而有一件事则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感情还是比较深厚的。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要了解此时诸葛瞻年幼,定然是刘禅在诸葛亮生前,两人定下的娃娃亲,即便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是信奉承诺,将女儿许配个了诸葛瞻,说明刘禅对诸葛亮还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

  从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虽说刘禅十七岁继承大统,遵照刘备的遗嘱,对诸葛亮极为尊敬,甚至不惜交出大权。但他一个青春少年,本身并不愚笨,自然心中有大志,而这份志气却因为诸葛亮的存在,无法施展。说白了,这个时候的刘禅还处于叛逆期,即便有刘备的遗嘱,内心之中还是会对专权的诸葛亮有些不满的。但无论是诸葛亮的死也好,民众为诸葛亮立庙也罢,此时已经二十七岁的刘禅已经不是当初懵懂的少年,他已经在诸葛亮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因此对于这些诸葛亮的身后事,在自己谨慎思考后作出了决策,这于情于理都是正确的。从这方面来看,刘禅或许多诸葛亮有一些小的埋怨,但两人之间的关系确实是非比寻常的。

  正因如此,后来李邈对诸葛亮的葬礼多有不满,刘禅就直接诛杀了李邈,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