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街亭如此重要,诸葛亮为何派没经验的马谡去镇守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连那些十恶不赦的山贼都懂。可有人救了诸葛亮的命,如此大的恩情,为何诸葛亮没有领情,反而是把这人斩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由于粮草未按时送达,蜀军由原来进攻之势而转变为守势。司马懿亲率十万大军还击诸葛亮。司马懿这些日可被诸葛亮骂坏了。皆因它面对诸葛亮的挑衅侮辱都不敢出城迎战,他也深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可现在局势发生了逆转,蜀军已无粮草。趁此军心大乱之良机,司马懿主动出击,以解多日以来之屈辱。

  诸葛亮见形式对蜀军极其不利,若不制定出一万全之策,定会使十万北伐蜀军全都葬在此地。他拿出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诸葛亮在地图上发现了一个地方,此地是一座孤山,刚好把蜀军与曹魏大军分割开来。且此地易守难攻,依托这样的地形优势,完全可以迟滞司马懿大军,使得蜀军可以安全撤离。

  这个地方正是街亭,即使要守街亭,必有人愿意留下才行。诸葛亮若是说守街亭目的是为了掩护主力撤退,恐怕无人愿领命前去。若是强行施压,又恐刘军生变。于是诸葛亮出了一个主意,他没告诉任何人大军要开拔回国的想法,在众人面前还是信心满满的。还放言,无需半月,蜀军就可以在长安城吃喝玩乐。

  众将见对诸葛亮也是万般信任,看诸葛亮有如此之信心,也是备受鼓舞。接下来,诸葛亮以谋划为由,令人去守街亭。众将都是抢着要建功。诸如赵云、魏延、马岱呀等名将。可诸葛亮偏偏选中了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实在令人费解。有人说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的弟子,这是诸葛亮对他的照顾。此话真是大错特错了。蜀军自关羽义释曹操那次,以后只要是出重要军事任务都要立下军令状。马谡也不例外,毅然立下了军令状。其实诸葛亮选择马谡有两方面考虑。

  第一、诸葛亮很明白眼前局势,对蜀军极为不利。所谓街亭之战就是为了迟滞司马懿大军,给蜀军主力撤退留下时间。诸葛亮伸直马谡之才,由他对战司马懿就是以卵击石。诸葛亮也十分了解司马懿,此人做事十分小心。若是司马懿打了一场胜仗,接下来他会停止所有针对敌军的军事行动,而是小心谨慎的考察一下敌我双方的情况。更何况他此次遇到的是诸葛亮这般神人,肯定要考虑的更为长久。估计等它考虑完全了,诸葛亮以及他的蜀军早已回到蜀国了。

  第二、马谡毕竟还是自己的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诸葛亮深知马谡为人谦和本分,是有恩必报之人。就是在最后他发现了诸葛亮撒的这个弥天大谎,看在师徒情分上,也定不会揭穿。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诸葛亮选择马谡可谓一箭双雕,既能达到自己战败的军事意图。又可以掩盖自己撒下的谎言。可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诸葛亮深知,只有马谡死了,这个谎才不会泄露。于是他没有像救关羽那样,说出一番大道理来解救马谡。只能挥泪把马谡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