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关羽为何没有对夏侯惇下手
还不了解:关羽和夏侯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杀了曹操诸多大将,为何没有对夏侯惇动手?
关羽不杀夏侯惇的诸多考量
关羽在《三国志》之中被称为万人敌,手刃名将数十名,功勋卓著,那么,为何在《三国演义》之中没有对夏侯惇动手呢,虽然两人交锋次数只有两次,但过五关斩六将时的关羽,面对夏侯惇的阻挠,却没有下死手斩杀夏侯惇了。一方面是夏侯惇在曹操军中威望,另一方面是夏侯惇的实力确实比关羽之前遇到的守城将领强大,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使得关羽无论在正史还是罗贯中笔下都不能手起刀落将夏侯惇斩于马下,再者关公忠义名扬四海,夏侯惇与曹操关系非同寻常,站在普罗大众一般的视角,关羽杀夏侯惇是对于曹操厚恩的不忠不义,这与关羽的人设是相冲突的,要了解,正史的关羽要去同刘备相聚,曹操是有送行举止的,而且吩咐手下将领,说关羽和身边将领一样,都是各为其主,不用再去阻拦关羽,这也给曹操留下了重视忠义良才的美名。从《长歌行》之中,可见曹操对于广纳贤才的渴望,既然真诚的付出给关羽那么多,那么关羽为了与刘备相聚,如果对曹操翻脸不认人而杀了夏侯惇,恐怕也是要遭受后人谩骂的。
关羽千里走单骑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所杜撰的情节,在过了五关杀了六位曹军将领之后,最后夏侯惇出来想要捉拿关羽,其理由也十分的充分,说的关羽自觉理亏,其一:关羽没有曹操给与的通关文书;其二:关羽杀了沿途六位守城将领曹操可知;关羽与曹操想告却不得不告而别的之时,曹操帐下军中有很多人是持有反对的意见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每关守将都出来对关羽阻挠是说的通的,而夏侯惇之时最后压轴出场,即显示了关羽过关斩将保护刘备家眷又去与刘备回合的忠义决心,也表现了关羽的英勇,更为后面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埋下了伏笔。夏侯惇的出场,仅仅是为了表现最后曹操没有办法挽留关羽而做的最后努力,夏侯惇在演义之中一出场便问关羽是否得到丞相应予,获得通关文书,也是很多收关将士给关羽提的问题,了解关羽没有通关文书,这理由是很充分的,而关羽因为自己急着与刘备回合,所以没有顾虑太多,但杀了这么多曹操的将领,恐怕自己内心也不是很好受,虽然是被迫反杀这些妨碍他的人,但是仍然是不占理的。关羽胯下还骑着赤兔马,身穿曹操临行时给的战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羽对于曹操的盛情款待是有所亏欠的,当然,关羽在投降汉朝的时候,有说过有了刘备的音讯之后,是要离开曹营的,他的离别之举是在之前就设定好了,阻挡的曹操的将士有理由对他进行拦截,但也得有理有据。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并非本意而为之,都是这些守城将领过于草莽,直接与关羽作战,当然就是以卵击石了,战力这一块是完全比不过关羽的,而夏侯惇的战力,必然能抵挡关羽三刀以上,虽然是个调侃,但夏侯惇作为曹操帐下有名的将领,自然不那么轻易就身首异处。很多人会猜忌曹操是不是想让夏侯惇与关羽火并,夏侯惇被关羽杀了之后,那曹操自然有借口杀掉关羽了,然而,这是十分不成立的,损失一员大将的同时,也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不好的威信,作为枭雄的曹操,这样去操作的话,恐怕我们也就看不到人才济济的曹营了,这也与《长歌行》的曹操不相适合。
关羽斩杀的都是些什么人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没有对夏侯惇动手,恐怕已经到了最后的倔强,关羽在黄河河畔杀了秦琪之后,便内心有愧。秦琪在出战之前说关羽只会杀无名下将,敢杀他秦琪吗?而关羽仍然下了死手,但秦琪身份还是比较重要的,他属于夏侯惇部下,又被夏侯惇安排在黄河渡口,备受看中,这也为后面夏侯惇拦截关羽埋下了伏笔,当然,更为后面关羽和张飞解除误会埋下了伏笔。秦琪还有一个身份是蔡阳的外甥,当关羽到古城与张飞相聚时,张飞怕关羽已然叛变曹操,对其心生疑虑,但蔡阳报仇心切,追关羽到了古城之下,那么就变成了情节推动的工具人,被关羽斩首而让张飞负荆请罪的对这个二哥不再怀疑。关羽这一路斩杀的曹军将领都是没有什么名号,只是推动关羽成为了忠义代名词的贡献者,在曹操那边完全可以接受,当夏侯惇问张辽关羽遇关斩将的事丞相是否了解,丞相了解了也放关羽走,这就让夏侯惇没有再阻挠的理由了。虽然夏侯惇理由十足,但关羽获得曹操的恩待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让关羽和夏侯惇的矛盾一下子释然了,关羽还带着两位嫂子,为了保护他们周全,关羽也没有任何理由同夏侯惇战个你死我活,关羽纵使有万人敌,面对夏侯惇的几百人也是经不起消耗战的,这也是为什么关羽不对夏侯惇动手。关羽是无心恋战的,在很多关隘都是急匆匆的过,杀的每一个将领也都是被迫反杀,而最终目的是保全两位嫂嫂,所以关羽没必要与夏侯惇动手,也因为有张辽以及其他中间人的传信,让关羽和夏侯惇没有发生较大冲突,最后即成全了关羽,为其留下忠义之美名,也为曹操留下了广纳贤才的人设。而被关羽斩杀的人,自然是不被重视的,所谓一将成万骨哭,即是如此。
在《三国演义》之中,被关羽过五关所斩杀的六将,这些守城将领要么是好大喜功,不知实力,要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要么阴险狡诈,想要陷害关羽。这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难登大雅之堂,也就是为什么受关羽杀了我们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影响。从第一关的孔秀到后来的秦琪都犯了明显的错误,如果孔秀不出关与关羽对阵,关羽难道还能攻城吗,而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这样的卓著战功,竟然宛如毫不知晓,这样的守将未免过于不自量力。颜良文丑在曹操与袁绍交战之时,是给了曹操很大压力的,关羽给曹操打了这么漂亮的仗,曹操阵营当中必然人人皆知的,若不知,那也有关羽与守将的口水战而让对面知晓,关羽能斩颜良诛文丑,那你守关将领是否在颜良文丑之上呢?这在很大程度上都给了对面很大的暗示,那不知晓关公战力的人,自然就得为自己的无知而买单了。那夏侯惇自然是了解关羽战力的,夏侯惇与关羽交战在很多人看来,必然夏侯惇处于劣势,但夏侯惇有诸多兵马,且有备而来,自然不会让关羽占到太多便宜。关羽不对夏侯惇动手是夏侯惇的意料之中,也是关羽最后要与刘备回合不能杀也没有必要杀的将领。
关羽和夏侯惇没有交战次数少
关羽和夏侯惇的交手记录是两次,一次是在关羽被围困山上之前,是夏侯惇引关羽出城交战,而后又佯装败走,让关羽追赶而陷入到曹军的围堵之中,之后才有文远劝降了关羽,当然,关羽是投汉不投操的。并且约定好了有刘备消息之后,就去找刘备,现在只是为了保全两位嫂嫂而屈居曹营。那夏侯惇能从关羽手下逃脱,自然就说明了夏侯惇的战力是关羽所不能像过五关斩六将那样,轻松的杀了夏侯惇的,而且从夏侯惇了解用计将关羽骗出,可谓骁勇善战,关羽并不能对夏侯惇直接造成威胁,相反,在夏侯惇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关羽的胜算并没有多少。关羽在于夏侯惇交战的第二次那就是在黄河渡口了,当时说关羽战力小巅峰也不为过,毕竟前者刚斩颜良诛文丑,后面又杀了曹军守关的六位将领,即使这六位将领资质不高,但关羽也是没有给任何机会的,快刀斩乱麻,手起刀落就结束了纷争,自然让其名声大噪。此时与夏侯惇相遇,必然免不了一番争议,关羽说夏侯惇赶来与之交战,是有失丞相大度的,然而夏侯惇也是有理有据,即了解了关羽受惠与曹操,又斩杀曹操的将领,是很不合适的,那么关羽自然不能对夏侯惇再有动作,否则就要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了。再者夏侯惇与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杀了夏侯惇让曹操怎么说服手下将领不对自己下杀心,这都是关羽需要考量的因素。
古时候讲究关系,关羽更不能杀夏侯惇
在关羽与夏侯惇见面之时,就意识到曹操军中有一对兄弟将领,问夏侯惇是谁,那么关羽自然是了解夏侯惇兄弟有曹操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普罗大众都讲究一个爱屋及乌,既然曹操对关羽有所恩情,那么,作为曹操兄弟的夏侯惇也是关羽应该重视的对象了。遇到秦琪时就被问道敢不敢杀,那自然关羽对于是何人有没有动手的必要是有所考量的,关羽不可能不了解这其中要害,杀了夏侯惇等于是与曹操为敌,也是枉顾了曹操对于其的恩待有加。夏侯惇对于曹操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在前期开辟安身立命之时,曹操也是因为有夏侯惇的支持,才能发展壮大。在曹操创业之处,天下群雄并起的时候,曹操的势力与其他军阀相比,是很弱势的,连吕布都比不过,更不用说袁绍了,而能对抗吕布也多因为了夏侯惇的勇武。虽然夏侯惇不敌吕布,但也为曹操争取了时间,为后面降服吕布做出来很大的贡献,毕竟兵来将挡的时代,吕布又那么凶悍,将领不能相互对抗一番,必然手下军士也是很没有安全感的,这就是夏侯惇对于曹操的可贵之处。夏侯惇作为曹操兄弟又为曹操打天下立下了战功,关羽自然不能过头了,毕竟人情还是要讲的,《三国演义》的主基调也是如此,关羽为何在过关时得说自己是汉寿亭侯,想必也是受曹操恩惠最直接的体现,有这个头衔,必然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刘备还说了一长串的家室,那既然这个头衔都是由曹操直接给与的,自然不能翻脸不认人了。
正史上曹操没有阻挠关羽
在正史之中曹操是没有阻挠关羽的,也没有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之说,但却很大程度上都说明了关羽的忠义不二,这是客观的事实。关羽在曹操军中之时,面对曹操对于自己的恩惠,他是明白的,曹操将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又是封官加爵又是赐金赠银的,而关羽也用自己的方式报答了曹操的恩惠。斩颜良自不必多说,将恩赐的财宝原封不动的放好而走,也在极大的诠释了关羽的义,关羽要走还写信告知曹操原委,而当时的刘备身居袁绍军中,无一兵一卒且无寸地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还是去找刘备,这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义薄云天。而当关羽斩杀颜良之时,就了解了曹操即使放关羽回去,关羽也是凶多吉少,毕竟斩杀了袁绍的大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被袁绍所忌惮的,关羽却能义无反顾的去寻找刘备,无不显示其忠义天地可鉴。而曹操没有设兵阻挠关羽,也展示了其宽阔胸襟,既然曹操都没有意思要刁难关羽,那么夏侯惇就更没有理由不放过关羽了。关羽没有对夏侯惇动手客观的来说,在演义之中是没有必要的,也不理智的,而在正史中就是没有条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