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延续了千年之久,朱元璋为何还废除这个制度
对朱元璋废宰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君权和相权始终是一对矛盾。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宰相)总领百官、负责行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时的丞相只有两个(左右丞相),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又削弱了相权。宋朝的时候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称为“宰执”。
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加上封建汉化较少。因此,元朝没有学习宋朝的典章制度。元朝的权力中枢集中在中书省,其长官为中书令(为皇太子),实际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元朝丞相的权力如同秦汉时期一样,丞相的权力特别大,丞相能废立皇帝,造成元朝的政局比较动荡。
明朝是推翻元朝建立的,建立初期当然会学习元朝的制度。明初仍然以中书省为中枢,其最高长官仍然为左、右丞相。朱元璋认为,元朝的制度不符合朱元璋的皇权主义,为了防止相权过重从而导致政局的动乱,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谋反为借口废除宰相,将宰相的权力分为六部,六部完全对皇帝负责。
朱元璋废除宰相并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得再设立宰相。宰相废除之后,朱元璋每天非常忙,但繁忙的政务使朱元璋难以处理,为了给自己减轻工作量,朱元璋选用文人充当殿阁学士,让他们充当自己的顾问,也就是内阁。后来内阁的地位和权力增大,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国家的命运全部掌握在皇帝的手里,皇帝有作为国家有发展;皇帝昏庸则国无宁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