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专员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对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宋代专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代专员制度如何诞生的?
北宋王朝建立的前身是后周政权,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大将,后来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皇位,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地位,北宋王朝特别注重分权,尤其是对武将权力的限制。
北宋的专员制度,正是从禁军领域开始的,后来的文官分权,采取专人专管的格局,都是朝廷强化中央集权的手段,这种分权的思维到了明清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哪怕到中后期,宋代开始出现“三冗”局面,对于统治者来说只要能够稳定国内局势,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宋代强盛的商品经济掩盖了其在军事上的弱势,但是却终究不能补齐短板,专员制度有效将权力关进了笼子,但却让整体国力陷入衰退。
01分散相权
北宋时期依然保留宰相,但其权力则被三分,中书、枢密院、三司分别掌控政治、军事、财政大权,而三个机构又分别对皇帝负责。
可以说,宰相被北宋时期最大的功能只是有建议权,实权已经被剥夺殆尽,而三家机构内部也是设置了各种制约,互相协同又互相限制。
分权治理模式下,北宋时期的行政效率低下,冗官冗费现象突出,人浮于事,贪污腐败屡禁不止。而即便这样,统治者也不愿改变分权的权力架构,以高昂的财政支出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宋代科举大幅扩招,再加上恩荫承袭的无序,导致中后期朝廷养了大批闲官,拖累财政不说,更降低行政效率。
自古皇权与相权就在不断地博弈,而宋代统治者通过在各领域设置专门机构和专员进行管理之后,等同于将相权彻底分割。
到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将皇权的集中一统到一个决策部门,相权被决策机构取代,与皇权内化到了一起,臣子只有建议和执行的权力。
02专员体制
自太祖时期,宋代就秉持重文轻武的政策不动摇,武将的权力遭到大幅削弱,文官开始走向权力的顶峰,甚至插手大军事务,“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理念,让宋代大军内部无法出现将领拥兵自重的情况。
而多是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特殊“安排”。宋代的专员制度首先出现在其大军架构中,和平年代,大军内部官职晋升的规则转向任期制。
以三年为一个考察周期,用三年的时间,对将领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核”,然后汇总成一份报告交由皇帝亲自批阅,皇帝是决定将领是否可以得到晋升的最终决策者,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理念。
当然,在宋代大军内部,不会出现一个将领长期在某个地方担任要职的情况,朝廷会酌情考量,最大限度降低大军的自主性,尤其是地方大军。
整体格局上,宋代的大军架构呈现“内重外轻”的格局,就是吸取前朝教训,防止出现地方将领参与谋反。
03国力衰败
有人说宋代的败亡,主要是因为抵挡不住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进攻,可军事上的羸弱只是“果”,提起宋代灭亡的根本原因,那一定是国内阶层固化与贫富差距过大。
文官体制上,恩荫制度招募的官员数量甚至超过面向社会招录的人数,有点类似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士族门阀垄断了上升渠道,冗官冗费,主要就出在了这帮凭借恩荫入仕的官员的身上。
武官体制上,近乎苛刻的分权思想,把宋代大军架构分得体无完肤,武将不掌兵,文官不动兵,才导致战场上的连连失利。
按说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确实在众多历史王朝中独树一帜,但其不兼并的土地政策明显背离了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
无论怎样,你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支撑的封建社会,专员体制,割裂了上下层阶级的交流,让国内矛盾不断加深,财政收入也只能越来越少,终究是左支右绌。
赵匡胤凭借“特殊手段”坐上皇位,当然要吸取前朝的教训,推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宋代开始在大军体制上实行专员制度,按照任期制的形式任免将领,而最终的决定者是皇帝自己,宋代在实施中央集权时,对军权的控制是不遗余力的。
从军权过渡到内政,宋代冗官冗费主要体现在文官系统的臃肿不堪,职权分散,人浮于事,是宋代行政系统中最明显的特点。再加上恩荫制度的推行,导致入仕的渠道几乎被士族门阀垄断,社会阶层流动受阻,阶级矛盾凸显,最终导致宋代的败亡。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