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之所以不介绍司马懿给刘备,主要是哪三个原因?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徽把诸葛亮等人介绍给刘备,为啥不介绍司马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都复姓司马,这个姓并不多,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了水镜先生和司马懿可能是亲戚关系。这一步的推理其实还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说司马懿是水镜先生的侄儿,这一点倒是证据不足了。无论是根据演义资料还是三国志等史料,基本都是无法判断二人之间的关系的。如果水镜先生司马徽真的和司马懿是叔侄关系,那晋朝的史书中肯定会有所提及,从各方面史料来看,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司马懿就是司马徽的侄儿。
不过呢,司马这个姓氏确实不多,且司马懿和司马徽最开始的出生地相距不远,所以他们两家还真有可能是同一家人发下来的。只不过到他们这一辈分,不知道血缘关系还有多少。这就好像刘备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样,中山靖王的后人很多,刘备和他们顶多算是个远亲的关系。真正要界定司马徽和司马懿的关系有多近,估计只能看他们家的族谱了。
至于说司马徽介绍徐庶、诸葛亮、庞统给刘备,却不介绍司马懿给刘备,其实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司马懿能力比不上诸葛亮等人
我们看刘备当时的处境,其实就能发现,他需要哪方面的人才。
从将领来看,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这俩可都是闻名天下的万人敌,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从文臣来看,刘备手下有糜竺和简雍等人,他们将刘备手底下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时不时参加对外的交际活动,能力非常出众。可是刘备拥有这等贤臣猛将,却未能在这天下占据一方,只能四处投靠他人,为何?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刘备手下缺少有能耐的谋臣!而徐庶、诸葛亮、庞统就是一等一的谋士,有他们相助,才能立刻缓解刘备所面临的危机!
可以看到,自从这三人加入刘备阵营后,刘备的整体实力出现了一个质的提升!徐庶到来后,帮刘备大破曹仁。诸葛亮到来后,帮刘备大破夏侯惇,赤壁之战中,他帮刘备联合东吴,大破曹操,给刘备迎来了发展之机。庞统加入刘备后,大力劝谏刘备进攻益州,要不是刘备碍于仁义道德,按照庞统的规划,早就执行了斩首行动,击杀了刘璋,拿下了益州。可以看到,徐庶、诸葛亮、庞统这三人能力都是出众的,司马徽将他们推荐给刘备,也算是比较负责,对得起刘备。
我们再看司马懿,能明显发现,司马懿的能力是要略低于诸葛亮等人的。司马懿最初加入曹营时,实际上曹操对他并没有重用,甚至可以说,在整个曹操时代,司马懿都没什么权力,主要就是做一个普通谋士。从曹操的态度来看,相比较而言,他是更加欣赏徐庶和庞统的。司马懿真正开始翻身,实际上是通过帮助曹丕拿到继承权。在司马懿的帮助下,曹丕成功地继承了曹操的王位,以之后司马懿才开始逐渐受到重用,掌握权力。可以说,司马懿的翻身之路,有一点来路不正的味道在其中。
而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阵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才能是低于诸葛亮的。每次诸葛亮北伐,总是能以相对较少的兵力压着司马懿打,足见司马懿的实力要差得多,同曹操时代的那批谋士相比,司马懿的才能要弱上不少。只不过随着那一辈人物的凋零,再也没有成长起能超过司马懿的人了。对于司马懿的能耐,水镜先生肯定还是略有了解的,他认为司马懿能力不如诸葛亮等人,当然会选择将更优秀的人介绍给刘备咯。
二、司马懿的人品问题
古代看人,其实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客观。我们现在看人,经常会说道,不要以貌取人,然而在古时候,人家这不叫以貌取人,人家叫作天生什么什么相。比如说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说魏延天生反骨,这玩意怎么看出来的?这不就是以貌取人吗?但是呢,古代那些人,通过一系列的归纳总结,也得出了一种结论,特定的长相对应特定的品性!虽然我们不信,但是古人是很信这一套的。
司马懿这个人,长得是鹰视狼顾,这种长相,在古代也算是一种特定的长相。古人认为这种长相的人为人狠戾,将来肯定会为祸一方。由于司马懿是这个长相,在曹魏内部其实是有不少人反对他的,曹操之所以没有重用司马懿,还让曹丕提防着司马懿,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水镜先生司马徽自然也是知道司马懿的面相,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没有将司马懿介绍给刘备。而事实上,最后的发展,也确实是印证了的这一看法,司马懿篡夺的曹魏的大权,使得曹魏皇帝逐渐被架空,走了汉献帝的老路。
三、司马懿不愿出山
司马徽作为介绍人,总的介绍愿意出山做事的人吧,世界上不光有渴望建功立业之人,也有一些不愿意堕入红尘,希望远离世事之人。比如如水镜先生他自己,当然了司马懿也是这种人。当初曹操听闻了司马懿的名声,征召他前往做官,司马懿可是非常干脆地拒绝了。直接声称自己患病,不愿接受曹操的征召。可见当时的司马懿其实是并不想出山做官的,最后还是曹操威胁要杀了司马懿,司马懿才最终选择出山相助。
而徐庶、诸葛亮、庞统三人呢,他们其实都是比较渴望建功立业的。徐庶四处寻找明主,最终选定了刘备,庞统也选中了周瑜,诸葛亮虽然傲然于世,但他本质上其实还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要不然他不会时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只不过诸葛亮为人略显高傲,需要主公有极大的包容性,很多人不符合他的目标,他一直在考察刘备。最终,刘备三顾茅庐,他不也就跟着诸葛亮出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