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备临死前为何劝诸葛亮不要重要马谡呢?

  三国分久必合,尽管是长年征战,但所有人都知道,天下总还会归于某一人,这个时候就是拼智谋的时候,君王的智谋是有限的,收揽人才就变得极其重要。所以曹操,孙权,刘备都很善于招揽贤士。

  刘备此人的虽然个人能力差曹操,孙权很多,但是极其的会用眼泪征服众人,城府也是极其的深,让人难以琢磨,还比较狡猾,十次易主,假装仁义,所以在收拢人心,刘备做的是相当成功,也给自己的好儿子刘阿斗奠定了做皇帝的基础。

  刘备比曹操更会赏识才人,好多的将领都是先前服务袁绍,后来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做选择,最终还是好多人跟了刘备,而且死也要为刘备付出一切,这一点曹操远远比不过刘备。

  自身有才的,都是比较傲气,不是花钱就能为你死心塌地,这种人需要去感动他,刘备就最擅长这一点,三次去往深山诸葛亮的茅草屋,诸葛亮三气刘备,刘备依然不温不火,最终收买了诸葛亮这个神人,也让诸葛亮活生生的累死在了蜀汉。

  刘备的岁数在诸葛亮之上,陆逊一把大火烧了刘备的半生心血,郁郁寡欢,已是要死的时候,还不忘叫来诸葛亮使出必杀技,“哭”。刘备哭着拉着诸葛亮的手,吩咐诸葛亮好好扶持自己的傻儿子,和振兴蜀汉。刘备活着的时候就很是看不惯马谡,多次不让重用他。

  还不忘提醒诸葛亮:你一定注意马谡这个人,此人嘴上会说,但是没什么出色的计谋,不能胜其大任,你一定要防住此人!

  刘备本身就是特别的会分析人才和将才,这种技术,诸葛亮差得很远,但是计谋和用兵远不如诸葛亮,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刘备的情商高,诸葛亮的智商高。

  刘备听是听了,但是压根没多想,毕竟马谡是自己带出来的,又会写文章,又饱读军书,还尤其的精通军事,甚至在知识层面,马谡还高诸葛亮一筹,但有一点,马谡永远学不会。

  那就是诸葛亮的随机应变能力,看的书多不见得你操控战场的能力就高,诸葛亮是练家子出身,早就习惯了战场时刻的变化和应变,在守街亭的时候,诸葛亮下令推荐马谡作为第一先锋,王平辅之。张郃来袭的时候,马谡提倡在山上扎营,示意易守难攻。王平则建议平地起营,山上很危险,一旦失败,根本无法下山。

  马谡不听,张郃来袭之时,团团围住马谡。断其粮草,断其水源。马谡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赶紧跑掉,带领的蜀军全军覆灭,丢了街亭。无奈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防守,流着眼泪斩了马谡,也是很后悔不听刘备之言,也是不忍杀了这么有才之人,因为蜀汉后期很难有可用之才。

  就这样,蜀汉的局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街亭不失,马超,赵云和诸葛亮带着的三路人马,可以形成围住长安之势,拿下长安,势在必得,最坏的结果也是能延长蜀汉几十年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