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晋国依靠软实力称霸东周,但诸侯国纷纷开始疏离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4]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晋国之所以能成为东周霸主,其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东周诸侯的帮衬。像城濮之战时,晋国虽然称霸成功,但其派出的总兵力也就七百乘,合计约九千一百人左右(按每乘车兵三人,徒兵十人计算)。相比较于当时的齐国(三军三万人,约合二千一百乘),楚国(难以确切得知,从召陵之盟上楚国能让诸侯大军不敢开战来看,约在四千乘上下),其硬实力是严重不足的。

  中原霸主,自齐桓公时期就已经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来与强楚对抗。但是,齐桓公的“尊王”不过是表面,内心深处他对周王室是不那么尊重的。所以,在周惠王时期,周王室甚至一度与楚人联合来对抗霸道的齐桓公!

  可晋文公回国后,就切实践行“尊王攘夷”口号,帮周襄王彻底平定了王子带之乱,赢得了周王室的真心支持。相比较齐桓公称霸时的与周王室貌合神离,晋人从此拥有了最大的政治资源。不但如此,城濮一战为诸侯解危救急,更是让晋国赢得了天下绝大多数诸侯国的支持。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能战胜楚国而一举成功称霸,并非因为晋国硬实力强大,而在于得到了诸侯的鼎力支持——如果没有秦、齐两个实力派诸侯国支持,晋文公甚至不敢与楚国开战!

  事实上,直到数十年后的鄢陵之战时,晋国四军总兵力才不过千乘左右,比起楚国来仍然处在下风。但鄢陵之战晋国却再次获得利胜,终结了楚国的霸权。如果不是吴国在东南牵制楚国大量兵力,卫、宋在各自边境牵制郑国,晋国在鄢陵绝对难以与强大的楚、郑联军相抗衡。

  鄢陵之战的晋国军制,一直延续到了晋悼公执政时期。也就是说,在晋悼公时期,晋国兵力总额大体保持在千乘上下。但在晋悼公时期,正卿荀罃开创了“三分四军,轮番出击”的战法,把晋国四支军队与各诸侯大军混编成三支队伍,轮番前往伐郑,将强大的楚国拖得精疲力竭,最终不得不将霸主之位拱手让给了晋国。

  从晋文公、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一直到晋悼公,可看到一个明显史实:一旦能赢得大多数诸侯国支持,晋国就能成功称霸;一旦失去了多数诸侯的支持,晋国的霸业就会丧失。这就是城濮之战、鄢陵之战晋国能胜利的根本,也是邲之战晋国失败的关键。

  从以上史实可知,后人熟知的晋国最为风光的时刻,都是晋国依靠软实力称霸东周的时期。

  自晋平公之后,晋人面对诸侯的态度越来越傲慢。

  特别是在赵武主导了第二次弭兵之会后,晋国政坛陡然间失去了争霸雄心,让楚灵王在东周横行霸道、作威作福长达十余年。楚灵王的霸道,很大程度是晋人的绥靖政策所导致;这更让众多东周诸侯生出了疏离之心。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楚国内乱爆发,楚灵王被几位弟弟联手推翻,走投无路之后在大臣家中自尽而亡。恰好这时邾人、莒人屡次向晋人投诉鲁国入侵,晋国正卿韩起瞅准时机,大张旗鼓地召集诸侯会盟。

  盟会开始前,晋国重臣叔向却建议道:“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南蒯、子仲之忧,其庸可弃乎?若奉晋之众,用诸侯之师,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讨鲁罪,间其二忧,何求而弗克?”之所以要如此耀武扬威,是因为自从二次弭兵之会后,晋国就很少为诸侯出头,也很少举办盟会了。因此,东周诸侯纷纷疏了晋国,不太愿意听从晋人号令了。为威慑各诸侯国,晋人这次三军毕出——虽然仅仅是“三军”,可此时三军总兵力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四千乘!出动了四千乘来会盟诸侯,其国内为防止戎狄和强秦入侵,必然还留着一定的兵力。估算下来,其国内大约还有一两千乘的兵力;也就是说,晋国此时国力达到了五、六千乘。对比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时代,这时的晋国硬实力已经达到了鼎盛!

  7月29日,晋人的四千乘军队到达邾国,并在邾国南部边境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向鲁、齐二国发出了强大的威胁信号。随后,晋国军队才返回平丘(今河南封丘东),在此召集诸侯会盟。

  在晋人武力威胁之下,鲁、宋、卫、郑、曹、莒、邾、滕、祁、倪等等国不敢怠慢,纷纷前来参会。齐景公一度想拒绝会盟,但在晋人威胁下也不得不乖乖同意了结盟——晋军四千乘的兵力,已远超齐国三军的二千一百乘,齐景公这是不得不向晋人低头。

  虽然在平丘之会上,晋人的硬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可各方诸侯却未必对晋国真心臣服:会盟之前,叔向之弟羊舌鲋向卫人索贿,令卫人心怀不满;为了邾国、莒国两个东夷小国来欺压鲁国,又招致了鲁人不满;会盟分摊贡赋时,郑国子产公然挑战晋国权威,要求减少贡赋。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虽然平丘之会上晋国硬实力达到了鼎盛,但各诸侯国却再也不想承认晋国来作霸主了!

  平丘会盟成了晋国会盟诸侯的绝唱。此后,晋国霸业就逐渐衰微,直到三家分晋。

  因此,晋文公、晋悼公的称霸东周时代是晋国软实力达到鼎盛的时期,成为东周公认的霸主;,平丘之盟时代则是晋国经过多年积累,先后吞并赤狄、山戎、白狄之地,硬实力达到鼎盛的时代,可诸侯国却纷纷开始疏离晋国,晋国也从此迈向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