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真的有孟姜女吗?她的历史原型是谁?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在全国各地强行征集民夫,范祀梁(也作万祀梁、范祀良、范喜良)被迫去服劳役。秋去冬来,眼看天气渐冷,孟姜女不远千里为丈夫送寒衣。当她历经艰辛来到长城脚下时,其夫范祀梁已经埋骨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放声痛哭,在她哭声中,长城崩塌八百余里。

  多少年来,这个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唐代已有《孟姜女变文

  》一种说唱艺术的底本,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后,发现下面尸骨累累,她滴血验骨,找到丈夫的遗骸,作文祭祀。金代的院本―行院演剧时所用的脚本,也有《孟姜女》

  。宋元南戏和元杂剧都有《孟姜女送寒衣》。明传奇有《长城记》、《祀梁妻》。清代有时剧《孟姜女》,弹词有《孟姜女寻夫》、《

  孟姜女寻夫哭倒万里长城贞烈全传》、《孟姜女万里寻夫》。曲艺中,宝卷有《孟姜女宝卷》、《长城宝卷》,鼓词、子弟书有《孟姜女》、

  《孟姜女寻夫》、《孟姜女哭城》、《哭长城》等。近代各个地方的戏曲、曲艺中,以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依然很多,剧名有《哭长城》、《

  孟姜女》、《万里寻夫》等。

  所有这些作品中,寻夫、送衣、哭城是其主要关目,具体情节则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反抗暴政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长城成了秦始皇暴政的象征,孟姜女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她的哭声代表着民意,也代表着天意,所以,长城在她哭声中崩坍了。这一结局,不仅表现出人们对孟姜女的同情,更表现出人们对正义力量的向往。就这个主题而言,它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细考一下孟姜女故事的来源,你会发现,其实孟姜女并不是秦始皇时代的人!

  祀梁(祀,一作“芭”),名殖(一作“植”),是春秋时的齐国大夫。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

  年),齐袭营。祀梁和华周进军到营的郊外,被俘而死。他的妻子姓姜,字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孟姜,到郊外去迎丧。齐庄公也派人到郊外去凭吊。孟姜认为这不合礼仪,于是齐庄公只得亲自到她家中去凭吊。

  《左传》中记载了这件事,并认为孟姜的哭改变了国俗。

  汉代刘向的《烈女传》在“贞顺”条下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孟姜的事迹:(孟姜)“齐祀梁妻也。庄公袭营,殖战死……

  祀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其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这里已经有了“哭城”这一关键情节,但刘向主要表扬的,是孟姜的“贞顺”。祀梁死了之后,孟姜既没有儿子,娘家和夫家又都没有近亲(五属,也即五服,是旧时的丧服制度,根据亲疏,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绍麻五种;穿五服的,必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在载载孑立、形影相吊,无法殡葬丈夫的情况下,孟姜用她的真情感动了周围的人,也感动了上苍。

  这两则材料都清楚地告诉我们:祀梁和他的孟姜都是春秋时期的人,早秦始皇时期三百年有余。是什么时候,人们把孟姜女的故事背景搬到了秦始皇时期,并且把祀梁的死由战死改成了修长城而死,现在很难说得清楚。不过这种改变的意义还是清楚的,秦始皇修筑长城,一直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三国时陈琳就写过

  《饮马长城窟行》

  ,说:“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佛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范祀梁为修长城而死,比战死疆场更显得无谓,更能表现出统治者的一意孤行,也更能突出孟姜女的悲愤。

  假如孟姜女故事背景和内容的变化的确是发生在唐代,那是非常好理解的。唐代堪称泱泱大国,国力强盛,同时扩张的欲望也很强烈。“安史之乱”前,朝廷奉行的是“开边”政策;“安史之乱”爆发,自然更是战火连连;“安史之乱”之后,边境也一直不见太平。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老百姓的夫妻离散、家庭破裂是免不了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无比沉痛地写过:“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他说的是“武皇”(汉武帝),指的却是唐玄宗,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用秦始皇来借古讽今呢?最高统治者的一意孤行,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

  ―在秦代、在唐代,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