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刘备伐吴,是关羽败亡,荆州丢失后的必然选择。魏国的刘烨就为曹丕分析:蜀国虽然弱小,但刘备可不是个简单的主啊,他整天想的就是怎么亮肌肉,震慑住益州那帮土著。现在刘备丢了荆州,又折了关羽,把老本都陪进去了,益州本地势力也不是省油的灯,对他这个外来户的实力已经产生了怀疑,如果刘备再不秀一下肌肉,恐怕就可能压不住那帮地头蛇,所以,刘备必定会伐吴。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刘烨是谁,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仅次于荀彧、荀攸,与郭嘉等并列。当时,二荀、郭嘉都早已病死,曹丕继位后,刘烨已经是魏国顶尖的谋臣。事实证明,刘烨果然说中。

  刘备必定伐吴有三个原因:一、就是人尽皆知的为关羽报仇,这条原因,不用多做解释。作为从刘备起兵就始终跟随的资历最老的部下,关羽之死,对刘备的老部下们是一次沉重打击,如果不为关羽报仇,老人们从情感上恐怕都难以接受。另外,从个人情感上,刘备也必须出兵,这是情感角度的原因。

  二、刘备手下,存在着几个派系。比如关羽、张飞为代表的老资格,也可以把他们称为中原系,诸葛亮、马良、魏延为代表的荆州系,此外,还有法正、李严等为代表的益州系。

  其中,最不稳定的就是益州系。因为刘备军本来就是客军,通过巧取豪夺,拿下了蜀中,但刘璋父子统治西川数十年,影响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去的。关羽北伐吃紧时候,向上庸要求发兵,益州系的孟达却劝说刘封不要发兵,间接导致关羽败亡,刘封也因罪被赐死,孟达则更干脆,直接率领四千多家部曲投降了曹魏,给刘备巨大的打击。

  这些变故,益州系可都看在眼里,心怀异志的远远不止一个孟达,此前汉中的申耽、申仪也是例子啊。

  所以,这些人,看到刘备的失败,难免不会幸灾乐祸,蠢蠢欲动,加剧了他们对刘备的不信任。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答案很明显,打回去,让他们看看蜀汉的实力,用实际行动打脸,堵上他们的嘴。这是内政角度的原因。

  三、荆州对蜀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丢了荆州,仅仅凭借贫瘠的西川,蜀国再想翻身,怕是刘邦再世都要摇头,从军事上看,夺回荆州,势在必行。

  这里所说夺回荆州,并不是说要恢复到关羽战前的格局,甚至夺取整个荆州,因为蜀国没那个实力,拿下了也守不住。但是,战争是政治服务的,孙权你不能白拿这么多好处,我刘备怎么着也得叫你吐点出来,至于能吐多少,则取决于蜀国的武力压制有多强。所以,刘备必须出兵,这是军事角度的原因。

  这点,从蜀汉伐吴军事行动的细节可以得到佐证。221年7月,蜀军已经击败了吴军,攻占了巫山、秭归。不过,此后蜀军却毫无动作,眼睁睁看着孙权向曹丕称臣,化解了两面受敌的尴尬。又眼睁睁看着吴军调兵遣将,大都督陆逊集结兵力西进。

  直到222年2月,蜀军才正式开始夷陵战役。这中间,间隔了整整六个多月,如果刘备是铁了心要夺回荆州,以他这样的老兵油子,会不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吗?什么原因呢,只有一个可能,双方在谈判。

  蜀军屯兵峡口,作固守之状,并没有在兵力占优的时候强攻,正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成果。怎么谈的,细节无从得知,最后肯定是谈崩了。也可能,谈判只是孙权的缓兵之计,刘备是中了圈套,白白丧失了先手的大好机会。所以,从情感上、内政上、军事上,刘备都必须作出伐吴的决定,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这也是个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