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位皇帝却只有十三陵,剩下的三个人是谁
对明朝16位皇帝,为什么北京皇陵却叫做十三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也是不少游客北京游玩时的热门打卡点。
不过,不少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算起,一共有16位皇帝,但为何明皇陵却是“十三陵”呢?剩下的三位又在哪呢?
这三位没有葬入北京十三陵的皇帝,分别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明代宗朱祁钰。
先来说一说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自然没有不入皇陵的道理,只不过在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前,明朝的国都一直都是南京,因此他驾崩后,是与马皇后一起合葬在南京的明孝陵。
根据记载,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高皇后”,因而这一陵寝才会被称之为孝陵。
孝陵的建造规模极为巨大,从洪武十四年开始,朱元璋就着手修建孝陵,直到永乐三年,它才真正完工。而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其形制、样式也成为自它之后明清二十多座皇陵的模板。
与孝陵的规模相比,特殊的政治地位可能才是它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真正原因。从建文朝开始,孝陵就一直被视为明朝皇室的祖宗根本之地,明朝皇帝每年都会来此进行三大、五小共八次祭祀仪式。
而等到清兵入关后,出于缓和满汉矛盾的政治需要,清朝统治者也一直对孝陵进行严格的保护。比如康熙首次南巡时就专门抵达南京,亲自前往孝陵进行祭祀。
虽然人们都知道这次祭祀,是康熙为了缓和满汉矛盾、拉拢江南士大夫群体而进行的政治秀,但即使是这样,康熙以帝王之尊,“由甬道旁行”的做法,还是让江南百姓感到万分震撼。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朱元璋死后所葬的孝陵,的确受到明清两代帝王的重点保护。相比之下,他的两个后裔朱允炆、朱祁钰的情况就惨多了。
建文帝朱允炆,虽然是朱元璋传位的大明正牌皇帝,但倒霉就倒霉在有一群强悍到爆炸的叔叔们。他的这些叔叔们不少是手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强势藩王,比如燕王、宁王。
在他登基之后,曾经试图削藩来稳固统治。但这种举动却把燕王朱棣逼反了,紧接着高举“清君侧靖难”旗号挥师南下,将自己的这个宝贝侄子从皇位上轰了下来。
在燕王从金川门攻入南京城后,绝望的朱允炆将皇宫点燃。在这场大火中,人们只找到了两具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虽然朱棣一直宣称朱允炆已经死于自焚的大火,但由于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许多对朱棣篡位感到不满的人,都私下传说建文帝其实是假死脱身。
尽管建文帝的下落又扑朔迷离,但朱棣的永乐政府既然已经对外宣称这位小皇帝死于大火,所以也就像模像样地下葬在了南京,所以在明十三陵内也没有他。
第三位皇帝是明代宗朱祁钰。
和朱允炆相比,朱祁钰的情况算是最冤的一个。他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英宗时期,他本来和皇位没有什么关系,算是一个闲散王爷,因为和哥哥朱祁镇关系极好,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但他哥哥朱祁镇不给力,大张旗鼓去征讨瓦剌,却被人反杀,几十万明朝精锐全都报销在了土木堡,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
留守北京的孙太后和于谦等人,一看皇帝被瓦剌人绑了肉票,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不受挟制,准备另立新君。而且还跳过了只有两岁的太子朱见深,直接本着“国赖长君”的共识,推出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继位,而朱祁镇就稀里糊涂的成了“太上皇”。
说实话,在做皇帝这件事上,朱祁钰的天赋甩了英宗好几条街。在朱祁钰和朝中一干臣子的努力配合下,明朝终于扛过了瓦剌的攻势,并逐渐从兵败的打击下恢复过来。
如果事情就这样走下去,那么也不会有后边的一系列“兄弟阋墙”的悲剧。可就在英宗被俘虏一年后,他竟然被也先给放回来了。
关于他被也先放回的原因,史学家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当时的明朝使臣杨善能说会道,说服了也先。也有人认为是朱祁钰继位后,朱祁镇这个肉票顿时不香了,留着他既换不来钱又得罪明朝,也先万般无奈下才决定把这个烫手山芋还给了明朝。
无论原因到底是什么,但等到朱祁镇回京之后,事情就尴尬了。对朱祁钰来说,这样一个太上皇大哥你怎么处理?还政给他?不存在的。一杀了之?大臣们不答应。
没办法,他只好把朱祁镇囚禁起来严密监管。据说,囚禁朱祁镇的宫门不但上锁,并且还灌了铅,就连食物都只能从门口旁的小洞递入。
也许是命运使然,朱祁钰虽然对他大哥严防死守,但他本人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唯一一个儿子朱见济病死了,而接下去也一直没有子嗣。
结果,在他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和大臣们闹得心力交瘁后,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三个投机分子瞅准机会,拥立朱祁镇重新登基称帝,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
朱祁钰真的是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绝了,因此英宗复辟后,也没有对自己这个宝贝弟弟手软。他将朱祁钰贬为郕王,并禁止他葬在北京皇陵。这就是第三位没有被葬入十三陵的明朝皇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