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
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想一块吞下这到口肥肉。秦昭襄王哪受得了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气,于是,命令王龁率领大军进攻赵国,势必要讨回上党。
赵孝成王派遣大将廉颇应战,秦军势头凶猛,赵军初战不利,廉颇转守为攻,与王龁展开了一场防守大战。王龁面对廉颇的壁垒战术没有有效的办法,多次尝试也未能撕开一个口子,于是也转攻为围,双方近百万的大军在长平开始耗了起来。
打仗不单单拼的是军队战斗力,而且还比拼后勤补给能力和综合国力。赵国虽然经过“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力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其生产能力并未得到加强。随着拉锯战的进行,赵国率先扛不住了,赵孝成王在百般催战廉颇未果的情况下,换帅之心越来越重。而秦国也在拼尽全国之力来服务这场战争,毕竟这事关亲昭襄王的脸面。既然两方都不愿意和廉颇玩,那就找个理由把他换下来呗。秦国再次使出了“反间计”,声称怕赵括,赵孝成王一听,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赵括换了上去。
秦国也偷偷地换上了“人屠”白起,经过两人一番搞来搞去,赵括被白起诱敌深入,包围了起来。经过几个月的包围,赵军是人困马乏,弹尽粮绝的赵军开始向秦军发起自杀式突围,最终赵括被杀,赵军四十五万将士被白起坑杀。
如果白起“不受君命的话”,个人认为其必定失败,原因如下:
“长平之战”秦国已经动员了全部的国力民力,才打赢这一战,且经过赵军的拼死突围,秦国也已经死伤过半。此刻的秦军士气只是比赵军高一些而已,他们也迫切的想要修整,带领这样一支疲惫之师远征邯郸,我不认为其能够有必胜的把握。
秦军远征邯郸市需要强大的后勤补给支持的,攻打邯郸依旧要面临防守强人廉颇,弄不好还会在邯郸城下继续苦战,拖着这一支疲劳之师,在后勤补给全面不足的情况是不可能打败一心求存的赵国军民的。
白起向亲昭襄王去提建议的原因就是想去获得秦王的认可,并且取得秦王的支持。秦王明确下达休养生息的诏令还独自率军去攻打,师出无名,并且在国内还会背负逆臣贼子之名,无疑会使得赵国士气更加高涨。观望的诸侯国趁火打劫的可能性极高。
综合以上几点,在自身损伤过半的一支疲劳之师,在前后坚城,后无补给,周围强敌环绕的情况之下,独自完成灭国战争是不可能的。因而白起不听君命,率军攻打邯郸是一场必败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