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观音菩萨为何不让黑熊精做唐僧徒弟,而是收作守山大神?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黑熊精做守山大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来佛祖给了观音菩萨三个箍,让她在沿途寻找三个法力高强的妖王做唐僧的徒弟。但是在沿途中出现了一个比猪八戒、沙和尚更能打的妖怪黑熊精,而且他的位置更靠近长安,观音菩萨为何不让黑熊精给唐僧做徒弟,而是将它收作了守山大神?

  黑熊精就在观音禅院附近的黑风山,和禅院的院主金池长老关系不错,而这个金池长老活了270岁,也就是说黑熊精在观音禅院附近修炼应该有将近200年的时间。按理说黑熊精的存在,观音菩萨是知道的。但她安排取经人的徒弟时,并没有考虑给黑熊精留一个名额。

  观音菩萨和黑熊精的渊源,单从《西游记》名著中很难找到说明性的资料,观四象从《西游记》周边著作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取经工程是佛教的一个大工程,不是如来佛祖一人的事,所以对于取经工程能出力的都会相应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如来佛祖交给观音菩萨的五件法宝并不是全部来自如来佛祖。

  九环锡杖就是出自地藏王菩萨,在有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地藏王菩萨的法杖和唐僧的九环锡杖是非常相似。

  关于九环锡杖,《西游记》中有这样的描写:

  菩萨道:“我这锡杖,是那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这个罗卜就是地藏王菩萨,因为此宝是地藏王菩萨贡献的,所以他的法杖和唐僧的九环锡杖相似就不难理解了。

  而最厉害的锦襕袈裟原是观音菩萨所有,关于袈裟的描写原著中有这样一段:

  ……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

  这段袈裟的介绍篇幅比较长(正因为此宝物是观音菩萨的,所以介绍才会如此详细,非常熟悉嘛),仅留需要做分析的一部分。袈裟有一个功能:凡举动有七佛随身,在佛教中只有观音菩萨是七佛之师,(当然取经工程完成后,观音菩萨就升级为九佛之师了)正是因为此袈裟是观音菩萨的,所以才会有这个七佛随身的功能。另外袈裟的介绍中还有一段“照山川,惊虎豹;引海岛,动鱼龙”,这几个字和袈裟有关系吗?

  原来当年观音菩萨选道场时看中了珞珈山,当然当时此山尚无名。选中此地后观音菩萨脱下袈裟,用袈裟施法力赶走了山上的鸟虫怪兽以及山中妖怪。此山也因此叫做了珞珈山,最早是叫“落袈山”,原意是“落下的袈裟”,后来改名成现在的“珞珈山”。

  观音菩萨入主珞珈山潮音洞后,将前面玛瑙滩的守卫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徒弟惠岸行者(也就是木叉),关于惠岸行者西游记中是有这样的描述:

  汪洋海远,水势连天。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罗纹石上,护法威严;玛瑙滩前,木叉雄壮。

  而后山一直无人看守,此袈裟就一直留在了后山作为震慑之用。此宝常年在后山,引来一个野生妖怪,就是这个黑熊精。因为袈裟上有观音菩萨的法力,黑熊精偷盗时被发现,这黑熊精与木叉大战数百回合,观音菩萨觉得此妖有些法力,想收为己用。但想降服黑熊精,也绝非易事!

  后来袈裟用作取经之用,黑熊精打探到此消息后,觉得是个机会(至少比从观音菩萨手中夺要容易),就一直在观音禅院蛰伏,目的就是等取经人的到来,然后盗走袈裟。

  而此次孙悟空前来搬取救兵,正合观音菩萨心意,这是收复黑熊精的好时机。

  因为取经人的徒弟观音菩萨已经找好了,根据这三人的实际情况,猪八戒和沙和尚根本不需要带箍,正好节省下来两个。

  以观音菩萨的法力,打败黑熊精不在话下,但是她一直存了将黑熊精收为己用的心思。所以此次出山并没有靠武力来解决,而是听从了孙悟空的建议,变做了妖精的模样,这才有了后面黑熊精吃下了孙悟空所变成的丹丸。观音趁机给黑熊精带上了禁箍咒。

  在西游记原著中,菩萨降伏黑熊精时说过这样的话:

  菩萨道:“孽畜,你如今可皈依吗?”那怪满口道:“心愿皈依,只望饶命!”

  你如今可皈依吗?“如今”二字说明观音菩萨一直就有收服黑熊精的打算,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在不影响取经的前提下,用一个禁箍咒降服黑熊精,既为取经队伍解决了困难,也为自己解决了后山无人看守的问题。相当于用袈裟换下一个箍,用黑熊精守山来替代袈裟守山,也算是佛家的因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