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林黛玉与晴雯,谁才是那个让花袭人警铃大作的人?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最让花袭人警铃大作的人是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花袭人作为贾宝玉身边的一等丫头,在贾府很多丫头中来对比,还是一个比较有面子的丫头。

  花袭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贾宝玉身边伺候,而是先在贾母身边接受调教,还在史湘云身边伺候过一段时间,最后才被贾母指派到贾宝玉身边,贾母之所以指定花袭人伺候贾宝玉,主要是看中花袭人的一个好,只要跟了谁,心里就只有谁。

  花袭人因有贾母的调教和后来指派到贾宝玉身边,以后在贾府的道路就不再寻常了。对于贾母的这步安排,花袭人也是心里有数的。

  贾母让花袭人贴身伺候贾宝玉,背后的不言而喻无非就是花袭人以后的前程就是奔着贾宝玉的姨娘去的,先从通房丫头再到姨娘,一步步升级。

  花袭人在领会到贾母的背后深意之后,在贾宝玉第一次梦遗之后,就做出了相应的举动,她特意在没人在场的情况下,拉着贾宝玉特意问了隐私话题,惹得贾宝玉当场拉着她一起完成自己在梦中做的警训之事。

  花袭人对贾宝玉的要求则是半推半就,脑袋的第一考虑就是贾母当时指派她给贾宝玉就有这个意图,自己如贾宝玉的愿其实也是为自己的以后提前谋算。

  花袭人和贾宝玉发生了第一次亲密关系之后,贾宝玉对她的感情则是更近一步,而花袭人对贾宝玉则是更加用心和注意。

  花袭人对贾宝玉的用心包括曾用家人要把自己赎出去为由,让贾宝玉答应自己三个条件之类的,无非就是让贾宝玉用心读书,远离其他女性。

  花袭人对贾宝玉提出的这类型的要求其实也不过分,在她内心里,已经把贾宝玉当成自己以后的靠山,自己也认定以后的身份就是奔着贾宝玉的姨娘去的,种种行为都是情理之中。

  花袭人奔着贾宝玉姨娘位置的路程中,不乏对和贾宝玉身边的女性都进行了一场明争暗斗,首先最有冲击力的应该就是林黛玉,这个竞争贾宝玉正房太太最有利的选手。

  对于贾宝玉的正房太太的名额花落谁家,花袭人内心里还是非常重视的,对于贾府上下比较认可的林黛玉成为贾宝玉的正房太太,花袭人还是有点抵触的。

  林黛玉自打第一次来贾府,就和贾宝玉同吃同住,感情和其他人更加好,且贾母的有意安排下,林黛玉成为贾宝玉的正房太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

  面对林黛玉有大部分可能性成为贾宝玉的正房太太,花袭人并没有因此警铃大作,毕竟她要去竞争的只是贾宝玉的姨娘,正房太太的位置她是想也不敢想。

  把林黛玉排除出让花袭人警铃大作的人后,另一个目标人物应该就是晴雯了,晴雯和花袭人一样,都是贾母指派到贾宝玉身边伺候的,也差不离是奔着贾宝玉的姨娘位置去的。

  在怡红院里,花袭人和晴雯可以说是贾宝玉的两个心头好,不同于花袭人的沉稳,晴雯的另类刁钻还是深得贾宝玉的心,对于晴雯这个不大不小的敌人,花袭人暗着出招,让晴雯很快就被王夫人给撵走了,和怡红院再无任何瓜葛。

  林黛玉被排除,晴雯被撵走,这两个贾宝玉比较用心的两个女人都不能让花袭人警铃大作?那谁才是那个可以让花袭人警铃大作的人呢?

  让花袭人警铃大作的人其实也没能和花袭人一样坚持到最后,而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和人世告别了,她就是王夫人屋里因调戏贾宝玉而跳井的金钏。

  金钏死后,贾宝玉因贾环告密加上中顺王府来找琪官等事,被贾政暴打一顿。贾宝玉挨打之后,花袭人就找机会赶紧到王夫人这边求靠拢。

  花袭人对王夫人抛出抱大腿的机会非常适宜,在贾宝玉被贾政暴打之后,且对着王夫人提出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到外书房好好认真读书一事,深得王夫人的心,顺利得到王夫人认可,还被变相提升为贾宝玉的实习姨娘,每个月拿二两的姨娘月钱。

  金钏的死为何会让花袭人如此警铃大作呢?金钏可是从小就在王夫人身边伺候,只是因为和贾宝玉的调笑过分了点,就被王夫人撵走,且无路可走最后跳井自杀。

  金钏的死让花袭人瞬间惊醒,王夫人之所以对金钏如此安排,背后都是对贾宝玉的关心所为,王夫人不喜贾宝玉和女人调笑,而是希望贾宝玉一心用在学业。

  花袭人立马提出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用心学业的建议,让王夫人很是宽心,认为花袭人不是那种花花肠子的女人,很是为贾宝玉的将来用心,才破格提升她为贾宝玉的实习姨娘。

  花袭人在金钏死后,对王夫人的内心所想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且自己在金钏之前就已经和贾宝玉发生了亲密关系,如被王夫人知情后果不堪设想,自己有可能就是下一个金钏,因此花袭人在金钏死后才会警铃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