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作为洪秀全手下得力大将,洪秀全为什么要杀他
对洪秀全为什么要杀杨秀清?并不是内讧那么简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856年,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刚刚攻破清政府的江南大营,即将要占领中国南方的时候,太平天国首都爆发了“天京事件”,掌管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东王杨秀清突然被天王洪秀全杀害,并将其灭门抄家。
一共有20000多人受牵连被洪秀全杀害,手起刀落,斩草除根。
此事后,太平军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洪秀全为什么要在天下还未平定的情况下,斩杀手下得力大将,引起内乱呢?
他为何要迫不及待地除掉杨秀清呢?
很多人认为“天京事变”是高层管理之间的权力斗争,这当然只是表面,这场恩怨还得从太平天国起家时说起。
东王杨秀清等待处斩
一、宗教起家,洪秀全没有尽到领袖的责任:
洪秀全本是广东省花县人,家境殷实,多次参加科举不第,空有一腔抱负无法施展,1840年,他与表弟冯云山、族弟洪仕从基督教著作《劝世良言》中得到启示,创立了“拜上帝教”。
同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一带传教,几年的时间,信徒大增。
1848年初,冯云山被地方官绅以“聚众谋反”的罪名逮捕,洪秀全马上就以找“两广总督”为由,离开广西,回到了广州,其实他是怕被别人把他也逮捕了。富家子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总是没有穷苦人家坚强,因为,他有退路。
就在“拜上帝教”群龙无首的时候,教徒杨秀清和萧朝贵站出来扛起了”拜上帝教“的大旗,继续招揽部众,发展壮大。
杨秀清等人通过钱财贿赂地方官绅,救出了狱中的冯云山,就连地方豪强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都带领自己的手下和家当投奔而来,”拜上帝教“声势更加浩大。
太平天国金田烽火起义
二、正式起义,分封诸王,因为争夺女人洪秀全和杨秀清产生隔阂:
公元1850年,离开2年之久的洪秀全在次来到广西,见时机逐渐成熟,于是开始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王。
打下永安城后,把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做为临时首都,正式的分封手下的五大天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天王都是万万岁的存在,与天同寿。天王之下又封幼天王,比如幼东王杨天佑,号称”九千岁“,幼西王萧有和,号称”八千岁“。幼南王萧有福,号称为”七千岁“。
东王的印章好酷炫:“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其它人的印章也都一样,一大推的头衔。
此时的太平天国,还没有成功,就已经偏离了轨道,打着农民起义军旗号,但此时,他们已不再有农民起义军的风骨。
在永安城的时间里,太平军已开始建设县衙,处理地方日常事务。颁布诏令,分封官吏,已有了小朝廷的雏形。
随着“拜上帝教”的信徒越来越多,军队也越来越大,打下南京城后,太平天国把南京改为“天京”做为首都。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南方几乎都在太平天国掌握之中,但是太平天国内部矛盾也开始慢慢地显露了出来。
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他生得貌美,又是东王杨秀清身边的得力助手。
洪秀全见了后,很是喜欢,经常借傅善祥帮他处理一些事情。
杨秀清见状后,本来他和傅善祥是正常的上下属关系,因为洪秀全的关系,他把傅善祥占为已用,收进东王府,男人都是这样,每天在身边转悠没有在意,因为杨秀清东王府太多老婆,而一但别人要抢走的时候,他们又舍不得放手。
就这样,傅善祥嫁进东王府。
为了争夺女人,洪秀全和杨秀清产生了隔阂。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三、管理理念相背导致权力分化,为了自己地位巩固,他不得不杀掉杨秀清:
打下了江山,总得治理江山,
我们常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太平天国靠的是“拜上帝教”塑造的一个品牌形象,进行宗教的洗脑模式营销起家的,长期依靠一个虚无缥缈的理论支撑,但是做为一个国家管理还用这种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1853年,太平天国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天下的田,天下人耕,堪称那个时代的共产主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那个战争年代这套理论根本无法实行,无论你是什么制度,什么理由,都得无条件地为战争让路。
另外,宗教的排他性这时候就变成了治国的障碍,太平天国要求民众不允许信佛教、道教等其它宗教,甚至连孔子都不能拜,于是太平天国的信众和当时的知识分子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隔阂。
而掌管军政大权的杨秀清,深知治理地方政务必须要借重当地的儒生,他为了拉拢当地士人之心,亲自穿上了儒生的衣服,敬拜孔子,虽然这只是一场作秀,但是这也导致了太平天国处理地方政务的理念和“拜上帝教”的理念渐行渐远了。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为了巩固“拜上帝教”的影响力,要求儒家的经典书籍都要做出修改,改不了的就地销毁,这一举措遭到了杨秀清的坚绝反对。
杨秀清是一个真正的贫苦农民,而洪秀全七岁上学,熟读四书五经,是一个知识分子。
可是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我怎么感觉杨秀清像一个读书人,而洪秀全反而像一个农民一样呢?
洪秀全、杨秀清和洪宣娇
经过这些事情后,洪秀全意识到了,太平天国如果再往下发展,就会被像杨秀清这样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管理者,把“拜上帝教”“崇高的理想”一点一点地世俗法,最后甚至会放弃宗教的理想,变成了彻底的世俗政权。
这时候作为最高领袖的洪秀全应该怎么做呢?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坐以待毙,看着自己的影响力一点点地下降,最后成为像日本天皇那样毫无实权的名义领导者。
第二:利用自己的宗教权威,趁自己还有领导力的时候,干掉杨秀清,把权力夺过来。
结果洪秀全选择了后者,人都是自私的,洪秀全在这关键时刻,踩下了刹车,他这一脚,不仅要了杨秀清的命,也要了太平天国的命。
太平天国在杨秀清死后,还是按照他所定下的管理规则在执行,这是洪秀全所不能忍的,把管理军政事务的人换了一遍又一遍,从石达开,到族弟洪仁,李秀成、陈玉成等人轮番上阵,而他们也都是按照杨秀清以前定下的规则在办事,洪秀全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
清军反攻,太平天国败亡
四、失败的真正原因,在理想和现实间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由于杨秀清的被杀,导致了管理者和民众之间渐渐地离心离德,很多人都不再相信“拜上帝教”,受此影响,“拜上帝教”的战斗力锐减,
几年后在矛盾中无法自拨的太平天国,彻底败给了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湘军终结了太平天国的历史,而曾国藩也给赢弱的清廷一个喘息的机会。
其实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创教时的理念用来治理天下,显然是行不通的,起步的时候,你用理想理念、情怀洗脑式的营销让人们跟随,可是终有一天,人们终究要跨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一切的理想、情怀到最后都得回归现实。
打下了偌大的江山,你还想给手下画饼,即使他们是你忠实的信徒,时间久了也会心生怨怼。
理想和情怀可以帮助我们扩大格局,吸引外界的注意力,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要区分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如果不夯实基础,沉淀经验理想又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呢?
如果没有曾国藩率领湘军击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一样也会失败,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