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连盟,鲁肃与吕蒙的态度有何不同?
孙刘联盟的组成是三国志中的重要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我们每个人读《三国演义》,读到“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这一段时,心里都特别难过。但等我们读《三国志》或者有了人生阅历之后,又会发现吕蒙建议孙权夺取荆州,似乎是符合东吴的现实利益的。
东吴背盟夺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一直难有定论,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话题,我们聊聊鲁肃和吕蒙截然不同的选择:鲁肃一直在竭力维护孙刘联盟,而吕蒙则早早就在谋划夺取荆州,两人都对孙权忠心耿耿,却有着不同的战略方向。
鲁肃——三足鼎立,对抗曹操
公元200年,鲁肃被周瑜引荐给孙权,孙权立即和鲁肃进行了一番谈话,日后这番谈话被称为“塌上对”。孙权向鲁肃询问怎样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并表示自己承接父兄基业,想做到齐桓晋文那样匡扶王室的功业。
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我私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
“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
鲁肃根据当时局势为孙权量身定做了“称帝战略”:第一步,鼎足江东,与曹操、荆州三分天下;第二步,攻取荆州,进取益州,全据长江;第三步,称帝建号与曹操争夺天下。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随着形势的变化,鲁肃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与诸葛亮一起推动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此后的时间里,鲁肃竭尽全力的维护孙刘联盟。因为在鲁肃看来,曹操太过强大,孙刘只有紧密联合,才能抵抗住,如果孙刘互相进攻,那只能会被各个击破。
吕蒙——夺取荆州,全据长江
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权深纳其策——《三国志·吕蒙传》
周瑜死后,推荐鲁肃接替自己,在鲁肃的推动下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双方联盟更加紧密。但吕蒙一开始就不认同,他秘密向孙权建议夺取荆州,然后让征虏将军孙皎据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由蒋钦带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沿长江上下巡察,敌人出现在哪里就奔赴哪里,而吕蒙则向前占据襄阳。
像这样进行布置,还担忧曹操什么呢?还依赖关羽什么呢?吕蒙还认为,刘备关羽君臣反复无常,实力不断壮大,占据长江上游,本身对江东就是很大的威胁。孙权还想攻取徐州,吕蒙却认为徐州即使夺了也守不住,还是夺荆州更合适,孙权认可了吕蒙的意见。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公元216年镇守陆口的鲁肃去世。吕蒙代替鲁肃为都督,西驻陆口,表面上结好关羽,暗地里开始谋划袭取荆州。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曹操与孙权勾连,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三郡,关羽进退失据败走麦城被杀。
暂且不论鲁肃、吕蒙谁对谁错,先给大家讲两人少年时代的两个小故事:
一、鲁肃散尽家财,志向远大
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肃渡江往见策,策亦雅奇之。——《吴书》
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家族巨富。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当时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策,鲁肃与他同行,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从鲁肃散尽家财,交结游侠少年并讲武习兵,说明他有眼光,知道乱世之中再多的钱财也是守不住的。而且鲁肃击剑骑射,武艺高强,是一位志向远大的豪侠之士。
二、吕蒙为求富贵,冒死从军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斥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吕蒙传》
不同于鲁肃出身士族,吕蒙家境贫寒。年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
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曾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大约十五六岁,曾偷偷跟随姐夫邓当外出作战。后来,邓当发现了他,非常吃惊,并厉声喝叱他,但吕蒙依旧偷偷跟随。
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诉吕母。吕母很生气并要处罚他,吕蒙说:“现在这样贫贱的日子,实在是难以生活下去。外出作战,说不定可以获得功劳,就能取得富贵。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吕母怜惜而饶恕了他。后来吕蒙一步一步崭露头角,获得了孙权的赏识。
有句话很有道理,但也很残酷——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眼界、格局!我认为鲁肃、吕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鲁肃出身士族家庭,家产丰厚,文武双全,志向高远;吕蒙出身贫寒,需要靠战场上拼命,才能和母亲过上富贵的日子。
从对待孙刘联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鲁肃和吕蒙格局的不同。鲁肃竭力维护孙刘联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苟延残喘,偏安于江东或者长江以南,他的想法和诸葛亮一样,是要扫平曹魏,进而平定天下。
吕蒙由于出身、见识,虽然有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佳话,但他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考虑的只是短期利益,夺取荆州能够扩大东吴的地盘,也能够更好地防御曹操,解除来自刘备、关羽的威胁。至于一统天下,他是考虑不那么远的!
的确,夺取荆州短期内实现了江东政权的利益最大化,也让吴国坚持到最后才被灭亡。但是,自从孙权、吕蒙没有趁关羽北伐之际一起出兵曹魏,而是背后捅刀子,就已经注定了蜀、吴必将亡于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