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汉朝明君真的很多吗,为什么说汉朝比其他王朝更容易出明君

  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汉朝比其他朝代更容易出明君?汉朝真的明君更多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汉朝之所以出的明君比较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汉朝属于是立贤不立嫡。

  皇帝可以从自己的几个继承人里面,挑一个最合适的继承皇位,而不用受到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而这种制度,也间接导致汉朝一半以上的皇帝,在继承皇位之前,都或多或少吃过苦,见过民间的不容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汉朝能被称之为明君的皇帝,在位时间加在一起,在王朝总时长的比重比较大。这也让大家习惯性认为,汉朝出的明君更多一些。但实际上,如果按数量来计算的话,汉朝其实未必比其他朝代强太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盘点一下,汉朝都有哪些皇帝,可以称之为明君。

  大家印象里的汉朝,其实可以分成西汉和东汉两个部分。如果是西汉,西汉一共有15位皇帝。而这十五位皇帝当中,有六个皇帝,算是后世公认的明君。这六个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以及汉宣帝刘询。

  首先是汉高祖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创者,刘邦一直被后世称为是‘得国最正’的皇帝。从沛县起义到建立大汉王朝,再到最后平定几大异姓诸侯王,刘邦对汉朝的贡献,自然是无人可比的。没有他,就没有汉朝。

  所以,在后世史学家的评论当中,刘邦肯定是明君,这是没有争议的。

  而刘邦之后,接下来即位的汉惠帝刘盈,虽然在位期间,汉朝也发展得不错。但他的那些政绩,基本上都是他母亲吕雉的意思。再加上汉惠帝本人英年早逝,也没多少自己表现的机会,所以在后世史家眼里,汉惠帝自然就算不上明君了。

  而汉惠帝之后,接下来在位的汉文帝刘恒,以及汉景帝刘启,肯定都是明君。因为文帝景帝这父子二人,共同缔造了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文景之治都是堪称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也正是因为这对父子辛辛苦苦地为汉朝攒家底,所以汉朝后来才能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起大规模的反击战。

  汉景帝之后,便是汉武帝刘彻了。历史上向来有秦皇汉武的说法,作为一个能够和秦始皇比肩的超级猛人,汉武帝站在老刘家几位先辈的基础上,对匈奴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战,打出了大汉王朝的锐气,而且还第一次把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域。这份贡献,自然也是无与伦比的。

  汉武帝之后,接下来的情况则是稍微有些复杂。汉武帝去世之后,先是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但是因为刘弗陵即位的时候年龄比较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了,汉朝都是那位大权臣霍光,以及其他几位辅政大臣说了算。而刘弗陵好不容易长大之后,又是英年早逝。

  但即便如此,在刘弗陵说了算的那几年里,刘弗陵依然表现得非常优秀。非但如此,他还尽可能地休养生息,弥补汉武帝时期亏损的国力。而刘弗陵去世之后,接下来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大家就只能挑了一个皇族旁系成员刘贺,继承皇位。

  但是这个刘贺却是一个出了名的昏君,刚刚即位,就开始胡作非为。所以刘贺即位之后,不到一个月,就被霍光给废了。而刘贺被废之后,霍光又选中了汉武帝的嫡长曾孙刘询继承皇位,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即位之后,同样也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他在位的时期,再加上之前刘弗陵在位的那段时间,后世统称为昭宣之治,也算是一个大治之世。

  虽然在昭宣之治期间,夹了一个刘贺。但是因为刘贺在位还不到一个月,还没来得及影响国家,就被废了,所以他基本上没对汉朝产生太多负面的影响。

  而汉宣帝之后,接下来汉朝虽然又传了三代人,五位皇帝。但这五位皇帝,就没谁是明君了。

  这样算下来,西汉一共有15位皇帝,六个明君。明君在西汉所有皇帝中的占比是40%。不过,整个西汉的国祚是210年,而那六位明君在位的总时长加在一起,则是超过了140年!

  也就是说,西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这六位明君在位。所以大家自然会有一种感觉,认为西汉的明君出得比较多。

  而接下来的东汉,其实同样也是如此。东汉一共传了八代人,十四个皇帝。而这十四个皇帝当中,只有三个是公认的明君。这三个皇帝,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以及汉章帝刘炟。

  刘秀自然不用多说。作为东汉的开创者,刘秀在网络时代一直被大家戏称为位面之子。从一个接近社会底层的刘氏宗亲旁支的后代,到农民起义军将领,再到后来刘秀率兵扫平天下,统一中原,最后又把东汉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没有刘秀,就没有东汉。所以刘秀的明君身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而接下来,刘秀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即位。和刘秀相比,汉明帝以及接下来的汉章帝,或许名气要稍小一些。但是汉明帝和汉章帝这对父子,却共同缔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明章之治’。明章之治或许没有文景之治名气大,但是同样也是古代历史上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汉明帝在位期间,汉朝休养生息,恢复民力,而且还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汉明帝曾经令班超出使西域,让窦固征讨北匈奴,将佛教引入中原。这些政绩,全都深刻的影响力后来历史的发展。

  而汉明帝的继任者汉章帝,丝毫不比汉明帝逊色。他在位期间,东汉王朝强化了对西域的控制,继续休养生息。更为难得的是,汉章帝本人还是一个书法大家。后世有名的‘章草’,据说就是源自于汉章帝的笔法。

  不过,等到汉章帝去世之后,接下来东汉的十三位皇帝,就没谁是公认的明君了。这十三位皇帝,大多数都是在位时间极短,而且还有婴儿即位后夭折的情况。少数几个在位时间稍长一些的,表现也不太好。要么外戚乱政,要么宦官擅权。不过,这其实也不能全怨他们,这也是和东汉特殊的社会体制有关。

  这样算下来,东汉的十四位皇帝里面,只有三位皇帝。明君在皇帝总数中的占比,只有21%,和西汉比起来,自然是低太多了。

  但问题是,如果算时长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东汉的三位明君,在位总时长为64年。而东汉王朝的国祚,则是195年。这样算下来,明君在位的年份占比,应该是33%。同时,东汉这个王朝有点特殊。东汉最后的两位皇帝,汉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总共32年。因为《三国演义》太过有名的关系,所以大家习惯性会把这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算到三国的历史里面。

  所以,如果不算这两位皇帝在位的时间,那么三位明君的在位时长,占剩下总时长的比重,则是接近40%的时间。

  如此一来,因为西汉和东汉的几位明君,在位的总时长,占王朝总时长的比重比较大。所以大家才会觉得,汉朝的明君比较多。

  但是如果抛开时长的问题,单纯比较皇帝数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汉朝虽然出了不少明君,但是和其他朝代相比,也没那么夸张。

  因为汉朝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就跳过历史上的那几个短命王朝,只是和同样长寿的几个大一统王朝做比较。

  汉朝之后,另一个长寿的大一统王朝,是唐朝。唐朝有21个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宪宗李纯、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这九位皇帝都算是明君。这样算下来,唐朝明君占皇帝的总数的比重,应该是42%。这个比重比西汉还高,比东汉更是高了一倍。

  当然,唐朝这几位明君里面,有的是有争议的。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因为没压住自己的两个儿子,导致自己在位末期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所以让后人觉得他有些昏庸。但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李渊本人其实非常有能力。再比如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在位后期有一场安史之乱,但他在位前期,确实把唐朝治理得很好。

  而且,唐朝还有一位女皇武则天。如果把武则天也算在唐朝的皇帝里面,那唐朝出明君的比重,就更高了。

  再比如明朝,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这其中能够被公认为是明君的,至少有五位,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而除了这五位之外,像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以及最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三位算不算明君,存在很大的争议。

  哪怕不算有争议的那三位,明朝的五位明君,在十六位皇帝里面,占据的比重依然高达30%,远比东汉要高很多。

  所以,汉朝出明君的这个感觉,其实是我们的一个错觉。真正的原因在于,汉朝那几位明君在位的时间比较长,昏君在位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才导致大家会觉得,汉朝多出明君,而其他朝代则是昏君更多一些。

  如果考虑明君数量比重的话,汉朝其实不比其他大一统朝代高到哪里去。

  当然,汉朝能够出多位明君,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回顾汉朝那几位明君,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绝大多数的汉朝明君,早年经历都比较坎坷。他们都曾经深入了解过百姓的疾苦,知道老百姓想要什么,所以他们即位之后,施政的方法才能更切合百姓们的需要。

  比如刘邦,刘邦早年就是一个普通的亭长,出身底层。所以,他很清楚老百姓到底想要什么,上位之后自然可以做出一系列让老百姓高兴的事情。再比如汉文帝和汉宣帝,一个早年因为母亲不得宠,早早被踢到边境去做藩王,吃了不少苦。另一个因为出生的时候,爷爷被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全家被杀,所以早年是在汉朝的掖庭长大的,经常出入民间。

  还有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早年也是底层出身,而且经历过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自然懂得老百姓的难处。

  而除了这几位之外,其他几位明君,基本上也都有明白人在前面引路。比如汉武帝即位初期,他奶奶和他母亲,都对他帮助很大。再比如汉昭帝,也有霍光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猛人帮忙。

  说到底,这几位明君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早年的经历,都比较坎坷,所以他们能更了解民间的疾苦。而他们能顺利上位,则是因为汉朝长时间喜欢立贤不立嫡。比如汉文帝、汉武帝以及汉昭帝,他们清一色都不是嫡长子。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汉朝的几位明君,在位总时长比较长。而他们在位的时期,国家又长时间处于安定的状态。既没有唐朝那种藩镇割据的局面,也没有明朝中后期那种外患频发的问题。

  如此一来,大家自然会觉得,汉朝多出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