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汗血宝马的血液真的是红色的吗?

  汗血马在中国古代被誉为“天马”,又名“大宛马”“赤汗马”,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马匹,属热血马,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故称汗血宝马。国外有专家研究发现,其汗呈血色的原因是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剧烈运动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相对于枣红色或栗色马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汗血马原产于中亚,自汉代以来,西域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1000多年。它长相英俊,姿态优美,且性情温顺,易于驯养调教。

  为争夺汗血马种,汉武帝曾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黄金做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经过4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使团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国王爱马心切,不愿交换。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决定以武力取马。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不克,撤军。三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960匹左右。汗血马从汉朝引入我国直至元朝,曾兴盛了千余年,但是到后来却衰亡绝迹了。它体形纤细修长,不堪负重,而古代大将骑马作战,甲胄沉重,所以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中国消失的原因。另外,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

  在古代艺术创作中有许多马的形象,其中,1981年在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一号随葬墓出土的鎏金铜马,造型格外精美、构思特别奇巧。茂陵一号随葬墓是汉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和大将军卫青夫妇的墓。墓中出土的鎏金铜马通高62厘米,长76厘米,重25.55千克。马作站立状,情态神俊。昂头,口微张,有牙齿6颗。兔颔龙眼,劈竹形双耳,耳间有鬃毛,颈上也刻鬃毛。腹部卷缩,马尾根高耸成弧形下垂。前腿刻三角纹两处,马蹄坚实有弹性。马尾和生殖器是另铸铆接或焊接的,肛门有一小通气孔,极具写实性。马身中空。马的肌肉和筋骨的雕刻符合实体比例,马体匀称适度,筋骨劲健,造型朴实稳重。铜马通体鎏金,表面光洁度很高,鎏金匀厚,通体金光灿烂,显示了西汉后期雕塑与冶铸的技艺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鎏金铜马仅此一例,极其珍贵,现藏于陕西省茂陵博物馆。

  最精美的还属收藏在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艺术馆的青玉马,系民国时期出土,后流失到海外。闻名遐迩的“马踏飞燕”是古代宝马的经典艺术造型。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马超龙雀”,由青铜铸造,高34.5厘米,长45厘米,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代张将军的墓中,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出土伊始,马身上尚存部分彩绘。奔马体态健美,昂首扬尾,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回首,做顾眄惊愕状,支撑着奔马,并成为器座。侧视的基本轮廓呈倒三角形,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而今,我们只能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欣赏汗血宝马的神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