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考试除了正科和恩科外,古人还有哪些考试
对清代科举考试除了正科、恩科外,还有哪些名目不同的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科举考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般情况下,读书人要经过县试、院试、乡试、会试等程序,然后才能进入殿试,成为天子门生,从此走上仕途。明清时期是科举最为成熟的时期,尤其是清代,超过了以往各朝。此外在科举形式上也较为广泛。
清代的科举通常情况下谥每四年举行一次,即所谓的正科。但有清一代,共开科112此,其中正科只有84次,剩下的28次则属于恩科和加科。但实际上,清代的科举名目很多,不仅仅是这三类。
一、制科
唐代时制科最多,但到了明代时之用进士科,不设制科,清代为了广泛招揽天下人才,复开制科。比如康熙十八年首开博学鸿词科,允许各省学行兼优、文辞卓越的士子,均可参加朝廷的考试。名列一、二等者,俱授予翰林院官。
继博学鸿词科之后,雍正时期又两次下诏各省举孝廉方正。雍正二年,直隶、浙江、广西、福建等省各举孝廉二人,皆以知县用,年五十五以上者以知州用。此后历朝皇帝皆开孝廉。
晚清时期,为了选拔新式人才,又特设了经济特科。光绪二十三年,在各省学政的建议下,以及各省督抚的保举下,许多经济特科的士子,按照其考试成绩取一、二等数十人,并以知县、佐贰官任用。
此外,尚有召试。即康熙、乾隆时期,因皇帝出巡,下旨将当地著名的士子、举人、贡监、生员等,进行一体考试。考试名列一、二等者授予内阁中书。乾隆六次南巡,以召试入仕者人数较多,后来登进士、入翰林,官至尚书、侍郎者亦不在少数。
二、恩科、加科
上面提到,正科之外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称为“恩科”。凡遇重大庆典,如登基、万寿等节日,额外加开乡试、会试。康熙五十二年,时康熙帝六十圣寿,首开恩科。
此后雍正帝登基再开恩科,自此,凡后世皇帝登基都特开恩科。乾隆时期先后开了五次恩科,包括太后六旬、七旬、八旬三次恩科。乾隆帝于三十六年时规定,凡乡试八十岁以上,会试七十岁以上者,俱赏给举人,并检讨、学正衔。
如果开恩科的那年又适逢正科,那么正科将提前一年举行,或于次年举行。恩科之外,还有加科,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两次,且都发生在顺治时期。恩科、加科占了清代开科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进士、举人是通过恩科、加科取得资格的。
三、宗室科举
这个范围就十分有限了,仅限于宗室内部。清初时期,宗室人员是不需要考试的,因为当时的人口还十分有限,基本上每个宗室都有自己应有的爵位或官职。但到了康熙中晚期以后,随着宗室人口繁衍,也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康熙三十六年,为了不让宗室闲散子弟不务正业,特在八旗宗室内部进行选拔考试,并于三十八年举行了乡试。不过,宗室科举的发展并不顺利,时办时停。直到嘉庆四年正式定制,宗室子弟与天下士子一同参加乡试、会试。
不过,为了照顾宗室子弟,几乎每一科都有宗室子弟考取进士。以总数来看,整个清代宗室登科者共有121人,而中举人者更多。
四、翻译科
翻译课是专门为八旗士子设置的,有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顺治八年首开翻译科,此后到康熙时期,翻译科时停时行。至雍正元年形成定制:“满洲、蒙古能翻译者,三年之内,考取秀才二次,举人一次,进士一次。其所取额数,临期视人数多寡,请旨定夺。”
此后,在乾隆朝、道光朝又有新的规定出台,但纵观翻译科,其整体参加的人数不多,考试程序也较为简单。说白了,这就是变相地为八旗子弟获得出身的一个便捷的通道。
五、明通榜
明通榜可以说是清代的一种创举,首开于雍正朝,盛行于乾隆朝。明通榜即会试发榜后再行公布的录取榜,其目的是在落第举子中挑选文理明通者以入仕的机会。
雍正十一年,针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举人,格外加以照顾,选取数人侯旨录用。乾隆元年,又针对以上六省举人,选出文理明通者,准其一体殿试。这两次针对六省落第举子所出之榜,时人称之为“明通榜”。
明通榜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对这些边远省份读书人的特殊照顾,以发展该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成为各省落第举子均有机会享受的一种入仕途径。但乾隆朝之后,明通榜就被废除了,而是在正榜之外挑选出一些文笔尚优者充当誊录,以备各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