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将妻子、女儿、儿媳都送给暴君的张全义,为什么对百姓却不错?

  人性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东西,往往很难凭借一个方面就断定这个人是好是坏,就比如将妻子、女儿、儿媳都送给暴君的张全义,对百姓却不错,百姓纷纷称赞他是个好官,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讲他的生平。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先有安史之乱留下的诸侯割据的祸根,又有黄巢掀起的农民起义攻城略地。整个大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公元852年的时候,张全义出生在山东鄄城,家中是务农出身。张全义略通笔墨,靠着这个特长,他先是混了一个小小的文职过活。

  然而朝廷腐败,加上黄巢军来袭,他已经无法正常的生活下去了,于是一咬牙,张全义干脆参加了黄巢军。因为队伍里大部分都是大老粗,所以有文化的张全义得到了重用,甚至在黄巢建立大齐政权的时候,他还作了国家的吏部尚书。

  本以为自己能作为开国功臣,从此得享富贵,没想到黄巢败得那么快,张全义只好改换门庭,归降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虽然是地方势力,但其实当时的节度使也算一方土皇帝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割据势力不同于农民起义,它是合法的。

  张全义自此可以说有了编制,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的张全义急于表现自己,立下了很多功劳,他的职位和受关注程度也水涨船高。在诸葛爽死后,他已经可以作为继任者的顾命大臣,来保护诸葛爽的小儿子即位了。

  不过张全义觉得自己可以再进一步,于是他联合了敌对将军李罕之,击败拥立幼子的刘经,并占据了河南一地。于是这块地方就成了两人的囊中之物,李罕之掌兵作节度使,张全义理政作河南尹。

  张全义还没从统领一地的兴奋中清醒过来,眼前的洛阳景象就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原来当时的洛阳因为连年战乱,已经破败不堪了。不但曾经繁华的国都变得满是断壁残垣,街上也随处可见死尸和白骨。如何让这个地方重新富裕起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张全义这个时候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他先是把人分为十几路,手拿公文到附近各处收拢难民,把他们集中起来定居。先是让他们敛葬尸体,修缮房屋,并给与一定的食物和金钱。

  再把田地重新登记,分给新来的难民,并鼓励开荒耕种,在此基础上,免除绝大部分的税赋。在刑法制度上,张全义破天荒的使用了宽松的政策,即除了杀人需要制罪以外,其他的大多宽大处理。这样既保证了农民们种田的积极性,也为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由于当时的民间,是不是有小股残兵或者匪盗出没,张全义派人组织当地壮年,组成守备力量和民兵,来保护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这样稳定和富裕的环境,自然引来了更多的难民闻风而至,很快洛阳本地的人口就从之前的百余户,恢复到了接近正常水品的人数。

  张全义对于农业十分重视,据史书记载,他平时不喜欢欣赏歌舞,即使看到也不会高兴,唯有看到农业繁荣,桑蚕,麦田丰收的时候,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样的说法不知是不是夸张,但却坐实了张全义大力发展农业的决心。

  在张全义的努力下,洛阳很快就发展成了一个安定富庶的地区,在那样一个乱世,这样的环境十分难得。百姓也因为张全义的所作所为,把他奉若神明,在当地百姓的心中,他就是空前绝后的第一大好官。

  当然洛阳的富庶不是凭空出现的,虽然内有张全义的治理,可是外部军队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李罕之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就把洛阳当成了一个粮仓,每次自己出兵都要张全义出钱出粮。

  时间长了,张全义渐渐心怀不满,他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反而成了李罕之的提款机。于是他决定和李罕之翻脸,不过论打仗的本领,张全义确实不是对手,兵败以后,张全义被敌人围困在城内数月,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木屑充饥。

  这样下去自己必死,张全义无奈之下四处求援,终于得到了朱温的援军。既然朱温派兵救了自己,张全义也就顺势归顺了朱温。这次失败打醒了张全义,他认识到自己恐怕无法成为一地霸主,更没本事逐鹿天下,只是个辅佐君王的材料了。从此张全义的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伺候好主子,换得自己的舒服日子。

  朱温此人虽然很会带兵打仗,但为人残酷暴戾,而且个人作风十分不检点——连自己的儿媳都不放过。辅佐这样的君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张全义却十分豁得出去,一次朱温征战归来,在张府休养,提出要张家女眷侍寝。于是几日之间,张全义的妻子,女儿,儿媳一个也没逃脱,全被朱温占有。

  张全义的儿子气不过要拿刀拼命,张全义却反过来劝说:“当年你爹我被困的时候,只能吃木屑度日,木屑吃完后,连战马都准备杀了吃肉了。要不是朱温,哪有我们的今天呢?”经过苦劝儿子才作罢,不过在家中女人的心里,和道德感较强的人眼中,这活脱脱就是一个不知廉耻的奸臣。好与坏,忠和奸,在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倾向的标准下,结论也是不同的。不但当事人有他自己的两面性,评论者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