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靖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吐谷浑问题,为何反被剥夺兵权?

  李靖,字药师,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名将,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随着唐朝开国日久,国力越来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已经渐入佳境,历史来到了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然而,就在这时,身在长安的李世民,忽然接到边境的急报。原来,西北的吐谷浑,又开始袭扰唐朝边境了。

  受到这个消息的李世民,顿时勃然大怒。因为就在一年之前,李世民刚刚派遣大军,教训过一次这个搞事情的邻居。本以为这一战之后,吐谷浑能够老实过几年消停日子,不要再搞事情。结果,唐朝军队刚撤回来,吐谷浑就又开始在边境作乱了。

  对于这种事情,李世民当然不能忍。李世民当即下令,再次调集大军,征讨吐谷浑。另外,李世民任命当时已经65岁的大唐名将李靖为统帅,全权负责此次征讨吐谷浑的战事。

  最终,在李靖的带领下,唐军远征千里,终于击败了吐谷浑主力,一战解决了困扰中原多年的吐谷浑问题。不过,这一战却也成了名将李靖人生当中,最后的一次辉煌时刻。在这一战之后,此后一直到死,李靖都没有再碰过军队。

  作为唐朝的边境大患,吐谷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政权?吐谷浑和唐朝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一代名将李靖,为啥打完吐谷浑之后,就再也没碰过军队,被彻底剥夺了军权?

  要想说清楚这段故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吐谷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东汉末年,因为中原地区军阀林立,大战不止,中原人口数量骤减。后来到了三国时代,又持续了数十年的割据对立,战争一直就没停过。为了增加人口,北方的曹魏政权,统一北方之后,除了持续进攻南方的东吴和蜀汉政权之外,也没少朝北方发力。打败了北方游牧民族之后,就直接把这些游牧民族内迁到中原,补充中原因战乱而损失的人口数量。

  再之后,司马家篡魏,建立了西晋,同样也继承了这个政策。但后来没想到的是,司马家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给玩脱了。因为司马家内部几个王爷混战,导致这些内迁到中原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这些游牧民族崛起之后,直接就把西晋给灭了。然后,残存的司马家去了南方,建立了东晋王朝,而北方的这些崛起的游牧民族,则开始纷纷建国,历史也由此进入了东晋十六国时期。

  吐谷浑的先祖,原本是鲜卑人的一个部落,后来被内迁到了中原北方。这个部落的首领,叫做慕容吐谷浑。慕容吐谷浑原本是鲜卑慕容部落单于的儿子,但因为是庶子,没办法继承单于的位置。所以后来,这个慕容吐谷浑便分家单过,带着自己治下的这些人,向西迁移。先是到了内蒙古阴山地区,而后又南下来到祁连山地区,并且在这边扎下了根。

  慕容吐谷浑刚刚来到祁连山这边的时候,整个部落也就不足万人,算不上什么大势力。不过,既然已经分家单过,再叫慕容部落,肯定不太合适了。所以,从这时开始,这支部落便以慕容吐谷浑的名字为名,改名为吐谷浑部落。

  此后的两百多年里,吐谷浑部落在祁连山这边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逐渐成了一个大部落。而中原这边,则是先后经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以及后来的隋朝等多个时期。到了隋朝的时候,吐谷浑已经发展成西北地区一个超强的游牧政权。西至今县,东到青海湟源县、南至祁连山、北到昆仑山,都是吐谷浑的牧区。

  随着吐谷浑的逐渐壮大,吐谷浑和中原王朝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隋文帝在位期间,吐谷浑曾多次骚扰隋朝边境,隋军也曾多次进攻吐谷浑。但因为吐谷浑地盘实在太大,而且每次隋军主力来了,吐谷浑就撤退,等隋军撤退后他们再进攻。所以几番交战之后,隋朝也没能解决西北地区的这个强敌,反倒是被吐谷浑占了不少边境地盘。

  再后来,等到隋文帝去世后,杨广上了台,隋朝就直接被玩脱了。此后近二十多年时间里,隋朝逐渐崩溃,唐朝崛起,中原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后来,李世民登基之后,首要的敌人是北方的突厥。对于西北的吐谷浑,只能暂时以怀柔政策对待。

  再之后,到了贞观四年,随着唐军在北方击溃了突厥主力,一战灭掉了东突厥,北方突厥这个大患被彻底消灭。吐谷浑也知道唐朝不好惹,于是便选择暂时认唐朝做大哥,对唐朝进行朝贡。但同时,在唐朝边境,吐谷浑该来还是来,该抢东西也毫不手软。

  对于这样的吐谷浑,李世民其实也曾摇摆不定,拿不准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吐谷浑的这个难题。之前突厥是唐朝最大的敌人,所以只能暂时对吐谷浑稍微放松一些,尽可能地采取怀柔政策。但随着突厥被灭,吐谷浑已经成了威胁唐朝边境安全的头号大敌。这个时候,解决吐谷浑的问题,就成了摆在李世民面前的首要任务。

  但是,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作为一代雄主,李世民当然也曾想过,要尽可能地和平解决。如果能直接通过谈判,或者嫁个公主过去,就让吐谷浑就此不再骚扰唐朝边境,双方永远相亲相爱,这自然是最好的方案。但问题是,吐谷浑好像不太满意这个方案。随着实力越来越强,吐谷浑想要继续扩张,就一定会和唐朝产生冲突。双方的矛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法调和的。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打了。

  于是,公元634年,唐朝贞观八年,在吐谷浑又一次骚扰唐朝边境之后,李世民终于下令,任命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统帅,对吐谷浑发起反击战。

  在唐初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里,段志玄并不是一个特别猛的将军,估计在将军圈子里面,连前十都排不进去。但就算这样,打一个吐谷浑还是不在话下的。最终,段志玄顺利击败了吐谷浑,而且是一路追着吐谷浑打,一直打到青海湖边上,痛击吐谷浑主力之后,才班师回朝。

  这样一场胜利,显然算是一场大胜。

  在这场仗打完之后,李世民也一度认为,吐谷浑应该已经得到了教训,此后会老实一段时间,不会再骚扰唐朝边境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段志玄刚刚返回不到半年之后,吐谷浑就再次袭扰唐朝边境,袭击了甘肃武威地区。

  这下子,李世民彻底不能忍了。

  既然小规模的反击战,无法让吐谷浑消停下来,那就直接灭了吐谷浑好了!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世民开始征调唐军精锐,准备对吐谷浑发起一场灭国之战。不过,在此同时,本身就深谙战争的李世民,也知道这场战争的难点和痛点。以唐军的战斗力,想要击败吐谷浑军队,其实并不算难。真正的难点,其实是在于如何找到吐谷浑的主力,并且全部歼灭。

  要知道,当时吐谷浑的地盘极大,而且大部分都是高原地区。在高原地区作战,唐军的补给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注定无法久战。之前吐谷浑对付中原军队,也是用的这个办法。只要中原军队进攻,他们就逃跑。等到中原军队补给耗尽,不得不撤退之后,他们再回来继续袭扰。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唐军就算再打一百次,也无法解决吐谷浑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李世民便想到了老将李靖。

  在唐初所有将军当中,如果不算李世民本人的话,李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了。而且,李靖最擅长速战,之前又对付过突厥这种和吐谷浑十分类似的敌人,可以说是经验丰富。如果任命李靖为统帅,多半是可以顺利解决吐谷浑的。

  但问题是,此时的李靖,已经65岁了。一个65岁的老人,走路都已经需要拐杖。让这样的老将去高原上远行千里作战,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至于其他唐军将领,虽然也很猛,但相比李靖来说,显然还差了很多火候,不足以让李世民放心。

  不过,就在李世民犹豫之际,得知此事的李靖,却主动提交了请战书,希望自己能够带兵前去扫平吐谷浑。最终,李世民也直接同意了此事,决定由李靖负责这次远征。

  贞观八年十二月初三,李世民正式下诏,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全权负责这次战争。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派遣了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薛万均、高甑生、契苾何力等猛将,随李靖一同征讨吐谷浑。

  唐朝对吐谷浑的反击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接到命令之后,年迈的李靖,冒着严寒离开了长安。在隆冬大雪的伴随下,一路来到了前线。此后,经过两个多月的集结之后,唐军在贞观九年的早春时节,彻底完成集结,开始正式深入高原,和吐谷浑主力展开正面的较量。

  四月,唐军李道宗部,在青海湖东南地区,首先找到了吐谷浑的主力。一场大战之后,李道宗大败吐谷浑主力,吐谷浑随后继续西撤,唐军首战告捷。

  但同时,在这场战斗后,吐谷浑也发现了这次来的唐军,实力极强。所以,吐谷浑再次用出了之前的战术。一边西撤,一边焚烧经过的草原。如此一来,唐军就算追了过来,战马也没有食物。唐军没了补给,只能后撤。

  面对这样糟糕的局面,李靖当时却力排众议,坚持不能给吐谷浑喘息的机会,决定继续追击。此战之后,因为吐谷浑主力已经分开,唐军也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分别追击吐谷浑主力。北线由李靖亲自负责,南线则是由李道宗和侯君集负责。

  接下来,北线这边,李靖先后在曼头山、牛心堆、赤水源等地,多次击败吐谷浑主力,近乎将北线的吐谷浑主力彻底打光。这一战,唐军打得极苦。因为深入高原作战,补给线已经彻底跟不上了。所以唐军只能靠缴获的牛羊作为口粮,靠牛羊血作为饮水。

  而相比北线,南线条件则更加恐怖。因为高原本就荒凉,再加上吐谷浑一路实行烧荒策略,导致唐军所到的上千里内,尽是荒无人烟的荒原。但最终,唐军将领侯君集和李道宗,还是率领唐军,穿过了千里荒漠,最后在青海西南部地区,追上了吐谷浑可汗率领的主力军队,一战将其击溃。

  这几场仗打完之后,吐谷浑的主力,基本上已经被彻底击溃了。只要能抓住吐谷浑的可汗,吐谷浑也就算是彻底被灭了。所以接下来,李靖继续指挥全军西进,横跨吐谷浑全境,最后在且末地区,追上了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一场大战之后,唐军终于全歼了吐谷浑王帐,慕容伏允仅率领千余人逃脱,继续向和田方向逃跑。

  然而到了此时,吐谷浑内部已是矛盾重重,到了支离破碎的地步。所以在逃亡途中,慕容伏允被麾下所杀,也有人说他是自杀。同时,慕容伏允的长子慕容顺,杀了吐谷浑内部一直坚持主战的天柱王,而后被吐谷浑残部拥立为新的吐谷浑王。

  此后,慕容顺彻底投降了唐朝,唐朝见到吐谷浑彻底投降,也没有再对吐谷浑赶尽杀绝。后来,唐朝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让慕容顺继续管理吐谷浑部。同时,唐朝留下了将领李大亮驻军于吐谷浑境内,彻底解决了这个西北强敌的威胁。

  此战之后,李靖率军返回,唐军大获全胜。但同时,因为李靖年事已高,再难掌兵。而且,此时的李靖,军功也已经过高。不但在唐朝开国过程当中,先后灭掉了萧铣、辅公祏等强敌,后来还先后灭了突厥和吐谷浑。功高盖主这件事,在历朝历代都是大忌。所以,回到长安之后的李靖,再也不碰军队,而且也不再和朝臣们结交,终于得以安享晚年。

  西征吐谷浑一战,是李靖一生当中,最后的一次荣耀,同时更是唐初最重要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后,唐朝的西北方向,基本上也就彻底安全了。而边境的安全,对后来唐朝走向极盛,也是起到了最重要的支持作用。

  从李靖征讨吐谷浑的这场战争,我们也不难得到一个启发:很多时候,战争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意志。谁的意志更强,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胜利。做人做事其实也是这样,只要方向正确,谁的意志更坚定,谁能坚持得更久,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这个道理,真的是古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