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为什么出现随意封赏和停止封赏,这里边发生了什么
对为何在明朝中期,朝廷出现随意封赏,或是停止封赏的情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期,为了集中自己手里的权力,预防大权旁落,不想让权贵干涉朝政,曾停止册封爵位,造成了爵位封赏停滞的局面。
后来这一做法不断被后来即位的君主抄袭,他们也都渴望大权在握,于是一时间朝廷中鲜有新贵出现。
到了明朝末期和南明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皇帝不再是停止册封爵位,而是反其道而行,开始大量的对官员进行爵位册封,最终导致爵位泛滥。
这种在封爵问题上,出现的停止册封和大量册封的不正常现象都违背了军功授爵的制度,使爵位的册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对于有功之臣一直就有论功行赏的原则,依照军功封爵的制度册封有功之臣公、侯、伯、子等爵位,用来表彰其战功赫赫,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明朝前期,也用这种军功封爵的方法来对臣子进行册封,但是在中后期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停止册封和大量册封这种不正常现象,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一、为什么会停止封爵
1、世宗逐渐对朝臣停止爵位册封
首先明世宗是从藩王继位的,刚开始做皇帝的他对满朝的文武百官是缺乏信任的,所以明世宗很少对朝臣进行封赏,从此以后,减少朝臣的封赏慢慢成为了规律。
在明代,以军功封爵的臣子一般都为武官,册封等级分为公、侯、伯三类,册封的原则一般为对战功赫赫的大臣进行封爵,以及对跟随明太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将军们一次性封爵。
但是在朝廷逐渐稳定之后,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了,要想封爵只能由小战功慢慢累积,例如在正统六年,谭广因小战功慢慢累积而被封为流爵,与开国的一次性封爵不同,除非再次获得战功,得到皇帝的封赏。流爵一般不可以世袭。
后来到了明朝中期,军功授爵的制度发生了改变。世宗在位时,为了扫除外戚、奸佞之臣,将前朝的一些爵位收回,对爵位进行了大整顿。
打击了权臣的势力,例如昌国公张鹤龄就是被夺爵中的一员。后来世宗要求侯爵不准世袭,对待其自己的母亲、皇后的家族也是如此,可以封爵,不可以世袭。
2、为什么武将难封爵
在明朝,武将的地位一般比较低,在文官之下且受到文官的统领。难道武将是因为地位地下才难以被封?
其实不是这样,明朝的封爵制度以战功为主,不在乎文官还是武官。明朝初期的时候,文官一般不处理军务,所以受封为爵的文官并不多,但后来随着文臣督抚成为战事最高指挥官,这些文臣也没有被封爵。
世宗在位时,战争发展的很激烈,世宗接受了以封爵来激励将领征战的提议,并且发布诏书来承诺封爵,用这样的方法来提升士气,但是真的有大臣做到了。
世宗又不遵守约定,进行论功行赏时闭口不提封爵之事。例如在正德十四年,宁王作乱,武宗承诺可以平息叛乱的臣子会被封为伯侯。
后有王守仁平叛,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世宗即位后为了扫除前朝弊政,对其进行封爵。
但是这并没有真的得到世宗的认可,在王守仁去世后,世宗又剥夺了爵位。但是也存在一次不得不封爵的特例,那就是李成梁。
他积累了数十年的战功,已经达到了不得不封爵的地步,他曾经使数十万敌军落荒而逃,有人称其武功超凡,近两百年未曾有。
3、明朝末年为何又开始了大肆滥封
按军功封爵的制度可以鼓舞士气,激励将领,对于皇帝维护统治有重要的作用。明朝后期,对爵位的封赏几乎已经停止,大臣们对征战失去了积极性。
为了调动大臣的积极性,到了明朝末期内忧外患之时,有人提出恢复封爵的政策,使将士们更加积极地为朝廷效忠。
到崇祯朝时,内忧外患的情况加重,思宗只能从新采用按功封爵的政策来鼓励士气。后来敌军至北京城下,思宗封东平侯来解围;
在李自成进攻时,思宗又先后册封了平西伯、宁南伯、定西伯、靖南伯。由于明朝后期的不封赏,到明朝末期的大肆封赏,导致封赏制度混乱,最后并没有对朝臣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很多朝臣对朝廷不再信任。
例如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京城被敌军包围,崇祯犹豫再三,最后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封刘泽清为东平伯,让其带兵来救援,但刘泽清选择了率军南下,并没有进兵勤王。此时,按功封官进爵的政策已经失去了作用。
本文分析了明朝皇帝停止册封爵位以及后来为了激励官员又大量册封的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从世宗皇帝开始,对满朝的文武百官缺乏信任的。
所以很少对朝臣进行封赏,从此以后,减少朝臣的封赏慢慢成为了规律。后来又为了鼓舞士气,激励将领,维护统治又开始大肆封赏。总的来说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是违背军功授爵制度的,使爵位的册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