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科举高中状元能够做多大的官,状元就意味着走向人生巅峰吗

  还不知道:古代考中状元能当多大的官?考中了状元是否意味着走向人生巅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考中状元是古代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称之为榜眼,第三名则称之为探花,其余的名次则称之为进士。考中进士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就算是可以步入仕途当官了,那么第一名的状元是不是当得官要比普通进士还高得多呢?

  其实文科状元和进士在考中之后被授予的官级差距并不大,能否步入仕途巅峰还得看个人能力和日后的机遇,但武科状元和进士在考中后被授予的官级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下面就来说说古代考中文武状元之后能当多大的官,是否意味着走向了人生巅峰。

  科举考试考中之后通常分为三甲,一甲固定只有三个名额也就是前三名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考中二甲的人被称之为进士,考中三甲的人被称之为同进士出身,而历朝历代二甲和三甲的人数并不固定主要根据当时的需求划定录取人数,二甲和三甲总人数大概加起来是三百人到四百人左右。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但是隋唐时期科举并不兴盛,每一届科举的举行时间不固定,录取人数也不多,每次大概录取二三十人,实际上仕途之路在隋唐时期还是主要被门阀士族垄断。直到宋朝宋太宗赵光义之后科举制度才逐渐完善成形,固定为每三年开科一次,再加上中间或有恩科出现。

  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制度灭亡,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历史上文武状元加起来总共有777人,其中文状元从唐朝第一位文状元孙伏伽到历史上最后一位文状元清朝的刘春霖共计504人;武状元从唐朝的第一位武状元员半千到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清朝的张三甲共计273人。

  其实历史上大多的状元都是寂寂无名,反而知名的大才子都不仅考不中状元,甚至连进士都考不上,比如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都没中过进士,祝枝山后来还是靠了儿子祝续考中进士沾了光,以举人身份当了一个县令。还有苏东坡的老爹苏洵很有才华,可是却偏偏考不中进士,因此苏洵曾经感叹“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所以考中状元不仅看个人的才智还要看时运,接下来先从文状元说起。

  文状元自宋朝时期起,基本考中的都会入翰林院供职,这里就得说一说翰林院了。最初翰林院这个机构设立于唐初时期,本来这个机构并非正式的官署机构,只是隶属于皇帝的私人娱乐机构,皇帝通常会养一些精通文学、经术、占卜、医术、僧道、书画、弈棋等方方面面的人,这些人就被供养在翰林院中,属于是陪皇帝消遣娱乐,因此翰林院最初也算是陪皇帝消遣娱乐的私人机构。

  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唐玄宗经常把著名的文人安置在翰林院中,后来又让这些御用文人帮忙起草诏书,于是翰林院逐渐演变成了皇帝的秘书文案机构,随之也逐渐成了正式的官署机构。

  到了宋朝时期,由于宋朝自宋太宗赵光义之后的历任皇帝都比较重视科举,因此翰林院逐渐成了与科举接轨的官署机构,通常考中科举的人都会被选入翰林院供职,先成为皇帝的秘书,让皇帝亲自考察几年,然后皇帝再考虑授予他官职。

  此后翰林院与科举接轨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到了明朝之后更是形成了官场不成文的规矩,凡入选内阁大学士者必定出身翰林院,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想成为大学士,那就必须得有翰林院供职的经历才行。

  在明英宗朱祁镇之后,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的人必须是要被选进翰林院供职的,状元被授予从六品的翰林修撰之职,榜眼和探花被授予正七品的翰林编修之职,剩下的二三甲进士则是选取成绩好且年轻的人入职翰林院授予庶吉士称号历练见习,至于成绩差一些且年龄还大的进士则都会被外放到地方当县令、县丞这类基层官职或者到六部出任主事这类官职。

  状元被授予的官职最高,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但是也只比普通进士被外放为正七品的县令略高一级而已,因此状元和普通进士考中之后的官级差距并不大。虽然状元的官级并不高,但是职位却很特殊。

  翰林修撰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撰写帝王实录,负责编撰皇帝的起居注,如实记载皇帝每天的言行起居,同时还要负责向皇帝讲解经史子集方面的一些知识以及负责起草一些文案诏书。

  所以翰林修撰这个职位是天天能和皇帝见面打交道的职位,官级虽然不高,但是能经常让皇帝注意到你,那自然也就好升官了。

  而相比之下榜眼和探花的翰林编修主要负责国史编修和起草一些告敕文书,相比之下就比状元的翰林修撰少了很多与皇帝接触的机会。

  而入选为庶吉士的普通进士就更不行了,庶吉士其实并不是官职,而是一种身份和称号,相当于现代的储备实习干部,入选庶吉士之后要在翰林院学习深造三年,在三年后参加散馆考试,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才会被授予正七品的翰林编修或者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之职,如果考试不合格就继续学习,最后再不合格就会外放当知县或者到六部当主事。

  其实六部主事的官级就已经达到了正六品,看似比状元的从六品翰林修撰官级还高,但是要论天天能与皇帝接触,这个机会上谁也比不过状元的翰林修撰之职。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当官,如果朝中有皇帝喜欢你,那你的仕途之路岂不就是顺风顺水了。所以别看状元考中之后的官级并不高,但是要论日后的升级速度,一般进士可是比不上的。

  考中状元入职翰林院,再由翰林院出将入相是明清时期的官场潜规则。就像清朝乾隆时期陕西第一位状元王杰,他就是考中状元之后入职翰林院,后来获得了乾隆喜爱,不仅入职翰林院还同时入职南书房,很快王杰就晋升为从一品的右都御史,在乾隆中后期王杰更是成为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是汉臣中官职最高的人,也是乾隆朝后期为数不多的能与大贪官和珅对抗的汉臣官员。

  如果王杰没有入职翰林院,而是考中进士被外放当地方官或者六部主事的话,那么他的升迁之路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没有皇帝的关注也就享受不到火箭般速度晋升的待遇,普通的官员都是要受到吏部考核才能晋升,想晋升的话上面还得有关系,否则绝大多数的官员可能会在知县的官职上干一辈子最后才会晋升到知府这个级别,而到了知府这个级别之后也就基本干到头了。

  比如雍正时期的河南巡抚田文镜,他在没有受到雍正皇帝关注之前有着非常丰富的基层经验,田文镜最开始从一个从七品的县丞干起,在官场兢兢业业苦熬了22年才升级为正五品的知州,后来田文镜被调入京城当六部郎中,才逐渐获得还是皇子的雍正赏识,在雍正继位之后已经62岁的田文镜以火箭般的速度被雍正破格提拔为鲁豫总督兼河南巡抚,如果田文镜不是获得雍正的赏识,他最后很可能会在五品的知州位置上终老。

  田文镜用了四十多年时间在六十二岁的时候才从县丞这个基层官职苦熬到从一品的总督级别,而王杰出了翰林院年仅三十岁时就已经成了从一品的右都御史,二者官场仕途晋升差距之大就能看出来状元的晋升速度有多么快。

  其实他们俩的区别就在于田文镜常年在基层任职,很少有机会能获得皇帝的赏识和重视,而王杰自步入仕途之后就一直在乾隆面前工作,很容易就能获得皇帝的赏识,所以晋升速度也就快得多了。

  所以文状元考中之后的官级可能不会比普通进士高很多,但是未来的晋升速度绝对要比普通的进士或者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快得多。换言之,在皇帝身边当秘书晋升的速度绝对比在外边当县令要快得多。

  下面再说一说武科举,与文科举相比,武科举就显得不是很受重视,连武科举的开考时间都不固定,明朝中期时规定武科举每六年一次,但是还偶尔不开科,清朝时期则是规定和文科举一样每三年一次,但是同样的清朝也偶尔不开科,所以武科举并不如文科举那般受重视。

  武科举始创于女皇武则天时期,别看是唐朝时期出现的武科举,但是唐朝并不重视武科举的人才,在唐朝时期考中武科举状元都得从基层的低级军官干起。

  像唐朝时期最有名的武状元就属名将郭子仪,而当初郭子仪考中武状元之后只被授予从九品的禁卫军左卫长之职,级别算是很低了,连武状元都只是这种级别官职,那么其他的武进士可以想见级别更不会高,不过可以安慰的是武进士的官级和武状元差不多。

  到了宋朝时期,由于宋朝整体重文轻武,因此武科举的难度被降低了,而且在宋朝考中武状元之后不会再从基层军官干起,而是从中级军官干起了,考试难度降低,考中之后的级别待遇却比唐朝高不少,所以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武官还是很幸福的。

  而且到了南宋时期还出现一个新规矩,那就是考中武科举之后不一定非要改为军籍从军,而是还可以选择从政。由于武科举难度低,因此在南宋时期武科举一度成为考不中文科举的人步入仕途的捷径。

  像南宋时期的武状元朱熠文武双全,能拉开硬弓,精于骑射,但他考中武状元之后却偏偏没有去从军,反而选择了从政,从御史起家,以铁面无私和敢于直谏著称,最后更是官至宰相。

  在明朝时期承袭了宋朝的规矩,基本武科举没有太大变化,武状元也都是从中级军官干起,普通的武进士与武状元的官级差距也不是很大,不过是和文状元相似,武状元晋升起来比较快。

  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清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比较崇尚武力,因此武科举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清朝不仅把武科举开科的年限和文科举持平,而且考中武科举之后的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武进士都要比文科举的待遇地位高得多。

  在清朝初期考中武状元之后直接会被授予从二品的副将之职,武榜眼会被授予正三品的参将之职,武探花会被授予从三品的游击,而二三甲的武进士会被授予正四品的都司或者正五品的守备之职。

  清朝从康熙之后考中武科举被授予的官职又发生了变化,考中武状元会被授予正三品的一等侍卫之职,考中武榜眼和武探花会被授予正四品的二等侍卫之职,二三甲的武进士则被授予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和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之职。

  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武科举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武状元和武进士的初始官级也相差很大,武状元考中之后就享受正三品的一等侍卫待遇,而武进士则会成为正六品的蓝翎侍卫,这中间官级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清朝的尚武之风也使得考中武科举之后的官级待遇要比文科举还高得多,同时清朝官场整体也都是武官要比文官待遇和地位高得多,但是清朝的武官权力有限,在权力方面远不如文官。

  很多人都以为考中状元就是走向了人生巅峰,实际历史上的状元未必最后都会出将入相。考中状元只是代表着机遇要比二三甲的进士更多一些,真正想出将入相还得看个人的综合能力了。

  就像唐昭宗时期的状元卢文焕简直堪称历史上最惨的状元,他在考中状元之后被授予了秘书郎之职,这个官职就是属于皇帝秘书一类的官职,只要把自身才能全部展现给皇帝,其实他还是很容易升成高官的。

  但是这个卢文焕考中状元之后真以为自己就此走向人生巅峰,自己将来肯定能封侯拜相了,于是他整日呼朋唤友饮酒,过起了放纵的生活。结果他把自己变成了酒蒙子,整日酗酒,连工作都做不好,唐昭宗也不敢用他,把他闲置起来,后来他还因为醉酒误事被罢了官。

  而且卢文焕不事生产,出手还很阔绰,每天大手大脚花钱,所以被罢官之后他很快就破产了,在他的家产挥霍殆尽之后,他昔日的酒友也都离他而去,最终卢文焕在穷困潦倒中抑郁而亡,可以说堪称历史上最惨的状元。

  再看看清朝从没有考中过科举的左宗棠,他以举人身份步入仕途,他抓住了晚清动乱之机,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最终成了中兴晚清的名臣之一。

  所以考中状元不代表着人生巅峰,只是代表着状元的机遇要比一般的读书人或者进士好得多,但是能否把握住还得看个人的综合能力了。其实这就如同现代的高考一样,高考状元将来未必个个都能功成名就,但是他们的可选择性和机遇肯定要比成绩普通的学生多得多,只不过要看他们的能力是否把握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