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本是优秀的储君,为何后来变成行事荒唐之人?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只有一个早早夭折,没有活到成年。
在这十四个儿子当中,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宠爱的还是长子李承乾,在李承乾仅仅八岁时就被唐太宗李世民立为太子,或许是因为李承乾生活太过顺利,加上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对李承乾太过的宠爱,使得李承乾变得恃宠而骄,任性妄为,行事也开始变得荒唐起来。
那么李承乾是如何从优秀的储君变成了行事荒唐的人呢?
李承乾出生于公元619年,这一年是李承乾的爷爷李渊做皇帝的第二年,这时候他的父亲李世民还只是秦王,他的母亲长孙氏还只是秦王妃,因出生在承乾殿,因此被爷爷唐高祖李渊赐名为李承乾。
公元620年,年仅一岁的李承乾就被爷爷唐高祖李渊封为恒山王,公元624年,李承乾被爷爷唐高祖李渊改封为中山王,这一年父亲秦王李世民在平定王世充的势力后,秦王李世民将陆德明和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收入自己的门下,秦王李世民命他们两个教导长子李承乾的儒学。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兄弟多年因在朝政和其他方面意见不合,渐生嫌隙,矛盾重重,这些嫌隙和矛盾累积到一起,已经变得无法调和,导致后来在玄武门事变中彻底爆发。
在玄武门事变中,秦王李世民通过自身的智慧以及手下的帮助,最终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为了玄武门事变中的胜利者。
高祖李渊得知秦王李世民已经将太子和齐王杀掉,并没有说什么。自此以后唐高祖李渊后将朝中的军政大权交由秦王李世民处理,一个月之后,唐高祖李渊皇位禅让给秦王李世民,自己退位做起了太上皇。
李世民就此登上皇位,并改年号为贞观,史称唐太宗,并在这一年的十月,李承乾立为太子,李承乾的太子生涯也就此开始,在太子李承乾十二岁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锻炼太子李承乾的能力,让太子李承乾去刑部和都察院听案件和审理案件
太子李承乾刚开始不熟练的时候,自然是做的不算太好,随着太子李承乾多次听讼,在审理案件上做得是越来越好,太子李承乾也在逐年累月的听讼中,慢慢长大。
而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因太子李承乾的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对太子李承乾的爱。公元633年,太子李承乾生病。唐太宗李世民便下旨请天竺高僧为太子李承乾祈福消灾,经过天竺高僧的祈福后,太子李承乾逐渐好转,在太子李承乾痊愈后,唐太宗李世民赏赐给天竺高僧很多的绫罗锦缎,借此表达对天竺高僧的感谢。
随着太子李承乾的岁数越来越大,加上患了足疾,太子李承乾开始变得叛逆,而太子承乾身边的大臣们,只要发现太子李承乾出现一点不好的行为,都会直接向太子李承乾直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马听他们的,这个时候的太子李承乾正处于叛逆期,大臣们的劝谏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宠爱太子李承乾,但在同时也对他十分严厉,加上身边的大臣对太子李承乾的各种行为也是进行严厉的督促,太子李承乾在这种相对压抑的环境下,性情从叛逆转变到后来的古怪,开始做出了荒唐之事。
第一件荒唐事就是,太子李承乾宠幸男子,太子李承乾给这位宠信的男子起名叫称心,称心是太常寺的乐童,他长相英俊,擅长歌舞,因此被太子李承乾所喜欢。
太子李承乾把称心带入自己的宫中,并与李承乾同吃同睡,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太子李承乾和称心的事情很快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后,十分生气,于是将称心处死。
称心被处死后,太子李承乾十分伤心,在宫中为称心立碑,自己和仆人们每日前去祭奠称心,并时常为称心的死而哭泣,自此以后,太子李承乾与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恩怨加深。
第二件荒唐事是因为称心死后,太子李承乾十分伤心,时常为称心哭泣,太子李承乾就称病数月不上朝,太子李承乾身边的大臣张玄素见此情形,屡次便劝谏他要以国事为重,不能因称心之死耽误朝中大事,而张玄素也因为屡次劝谏太子李承乾,非但没有让李承乾回心转意,反倒导致李承乾多次对张玄素痛下杀手。
最后一件事便是太子李承乾私自带多位突厥人进入自己所居住的东宫,太子李承乾在东宫与多位突厥人做着亲密的举动,并且不许自己宫中的仆人进行轮休,于是惹来身边大臣于志宁的劝谏,于志宁说:东宫的仆人们都是有父母的,不让他们休息,未免有失太子的宽厚和仁爱,还有就是这些突厥人,难以教化,太子您把他们带入内宫中,这个行为十分不妥,太子李承乾听完于志宁说的话后十分生气,在于志宁走后,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于志宁,李承乾派的这名刺客,最终没忍心下手,于志宁便幸运的逃过一劫。
说完了太子李承乾的荒唐之事,再来说说太子李承乾的结局。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在暗杀有着夺嫡之心的弟弟魏王李泰失败后,便联合侯君集等人逼宫造反,事情败露后,除太子李承乾外,其他人均以被杀,太子李承乾在唐太宗的李世民的保全下,最终被贬为庶人,流放到黔州,公元644年,李承乾死在流放地黔州,终年二十五岁,李承乾死后,父亲唐太宗十分伤心,并特地为李承乾废朝,以国公之礼安葬了李承乾。
李承乾的这短短的二十五年人生,从最初的高高在上的太子,到最后贬为庶人的悲惨结局,在这其中父亲唐太宗李世民要付很大的责任。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的寄予厚望,唐太宗李世民让太子身边的大臣时刻督促太子,只要太子李承乾有什么不好的行为,立马就向太子李承乾劝谏,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却忘了一个事情,太子李承乾是否适合和满意这样的方式,大臣们一味劝谏,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很压抑,压抑自然也得找其他方式排解,难免就会做出荒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