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始于永乐三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共计七次,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公元1402年,明建文4年6月,外藩燕王朱棣攻进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7月,朱棣登基称帝,并于次年,即公元1403年改元永乐。永乐一朝是明朝近三百年来的最鼎盛时期,根据《明史》的记载,永乐大帝朱棣“锐意通四夷”,使得永乐年间明朝对周边各国的影响力也达到最高,其中,最为人熟知且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三宝太监郑和领导的下西洋。
朱棣继位后,对外开拓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北方,这也是明朝建国以后最主要的战略方向,朱棣在做亲王时就是被封藩在北平,长期跟长城外的草原民族对抗,护卫明朝北部边疆。南方当然也有麻烦,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横行,截杀抢掠出海商人的财物,甚至持械上岸抢劫,小国安南也多次袭扰明朝内地,南方并不平静。
但朱元璋对这些危害采取的手段并不严厉,对于倭寇和海盗,朱元璋先发布禁海令,然后只是允许沿海卫所和老百姓对上岸的倭寇等可以采取自卫行动。对于安南,朱元璋仅仅只是“以书诏责”,在安南置若罔闻的态度下,也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对于朱元璋来说,刚刚建立的明朝还是尽量修生养息,特别是大力恢复北方残破的经济和民生。
而朱棣虽然把主要战略方向放在了北方,但并不等于对南方的形势不管不顾,他是篡位得到的皇位,所以要做的比朱元璋更好,才能对天下人有所交代,并且他要心无旁骛的攻打草原,也不能让东南沿海的麻烦牵扯精力,永载史册的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进行,本文对郑和下西洋欲达到的战略目的略作分析,绝不是民间流传的为寻找建文帝而行。
第一:扫清海疆,将倭寇势力止于陆地之外,肃清海盗阻隔的海路
朱元璋时期就不断增加的倭寇袭击事件到朱棣时期,开始越发增多,从永乐二年起,明朝沿海的山东到福建等地卫所不断遭到倭寇袭击,上岸后的倭寇焚杀劫掠,无恶不作,沿海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的受到威胁。除倭寇外,东南沿海的海盗也隔绝了明朝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的海上通道,抢劫各国来往明朝的商人和使者,并私自进行海上的商贸活动。
朱棣应对倭寇的方略是恢复和日本中断了二十多年的往来,允许当时代表日本的足利义满幕府选派使团来明朝朝贡、贸易和学习,并派遣郑和率水师出使日本,在威慑日本的同时,命令足利义满配合打击倭寇:“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试图从根子上杜绝倭寇的出现,得到和明朝交流及贸易许可的足利义满幕府在和郑和签订“勘合贸易条约”后,开始主动出兵清剿倭寇。
有日本官方的配合,倭寇就不用在担心,无非是清剿的时间问题,至于海盗,得到朱棣授权的郑和是坚决消灭。南洋巨盗陈祖义聚兵万余,纵横南海,不管是东南亚各国的商船、官船,还是明朝的官船,他一个不落地打劫:“甚是豪强,凡有往回客商,就便劫夺财物”,抢完之后连活人也不留一个,沿海诸国都拿他没办法,这样的巨盗正好拿来示威,也借打击陈祖义打通和东南亚各国交流的顺畅通道。
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返程途中,借陈祖义觊觎郑和船队中海量财物的心理,接受陈祖义诈降,以绝对的战船和军力优势将陈祖义的主力包围,剿杀陈祖义麾下海盗5000多人,烧毁敌船10艘,缴获7艘,生擒陈祖义。然后将其押解回明朝,朱棣当着深受其害的各国使者之面斩杀陈祖义,此举不但肃清了海上通道,还让对陈祖义毫无办法的东南亚各国衷心臣服。
第二:武力打击,禁绝部分国家官方指使的海盗,威慑东南亚诸国遵从明朝制定的秩序
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奈儿长期指使该国军队冒充海盗,肆意劫夺他国商船财物,周边各国基于实力不如,从来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知道这种情况,但国与国之间不比和海盗那样可以轻易动武,郑和也只是规劝亚烈苦奈儿放弃打劫,可做海盗收益高,亚烈苦奈儿不但舍不得放弃,还因为担心郑和代表明朝插手,准备谋害郑和。
亚烈苦奈儿的行径被郑和察觉,但因为对方是一国之主,郑和在没有得到朱棣的同意下,也无法对他下手,因此避开前往他国,回国后才征求朱棣的意见,得到可以动武的许可,并于永乐七年第三次下西洋时,再次率船队来到锡兰山,在对亚烈苦奈儿的劝说再次遭到拒绝后,并且亚烈苦奈儿率先动手攻打郑和船队的情况下,郑和船队击败对方的军队,并生擒亚烈苦奈儿。
亚烈苦奈儿被郑和带回明朝,对于他,朱棣并没有采取对待陈祖义那样的方法,杀掉陈祖义,各国都认同,但杀掉一个国家的国王,就未必能让各国认同,虽然这个国王到处打劫他国。朱棣也只是跟亚烈苦奈儿讲些大道理,然后就把他放了,不过,有郑和船队随时可以消灭锡兰山军队的威慑下,亚烈苦奈儿也不敢再犯事,南亚一带的海道商路得以畅通。
为坐实明朝的威慑力,郑和船队也被允许干涉他国的内部纷争和解决各国之间的纷争,当时,暹罗(今泰国)和周边的占城(今越南南部)、苏门答刺(今印度尼西亚境内)、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境内)相比,实力最强,长期以强欺弱,但占城、苏门答刺、满刺加(明朝册封前属于暹罗管辖)三国国王均为明朝册封,朱棣为此出头,发出国书对暹罗予以警告:
占城、苏门答刺、满刺加与尔俱受朝命,安得逞威拘其贡使,夺其诰印。天有显道,福善祸淫,安南黎贼可为鉴戒。其即返占城使者,还苏门答刺、满刺加印诰。自今奉法循理,保境睦邻,庶永享太平之福。
并让郑和在第二次下西洋途中,率领船队专访暹罗,敦促暹罗国王遵从明朝国书所指明之事,郑和庞大的船队来到暹罗,明显带有警告的意味,暹罗国王面对郑和船队的武力威慑,向郑和承认了与周边各国的新秩序,而且加入到明朝的朝贡体系中来,史载:“九月,中官郑和使其国,其王遣使贡方物,谢前罪”。在明朝的支持下,这些居于海上要道的小国才得以和平稳定。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被明朝册封的苏门答刺国王阿必丁正被“伪王”苏干刺(他的哥哥是前苏门答刺国王,被阿必丁所杀)袭扰,并因明朝不承认其王位,得不到明朝的赏赐,一怒之下攻击郑和船队,郑和奋起反击:“和率众及其国兵与战。苏干刺败走,追至喃渤利国,并其妻子俘以归,至是献于行在”。朱棣斩杀苏干刺,还苏门答刺和平。
通过郑和船队几次基于明朝制定的准则被侵犯而出手,击败和俘获对明朝不满的小国和国王,明朝对于东南亚沿海国家的威慑力大大加强,永乐大帝朱棣制定的秩序得以被各国遵守,郑和船队的出使和商贸活动也能顺利进行,来自东南亚沿海需要明朝操心的麻烦事越来越少,间接的为朱棣亲征草原的军事行动做了支援。
第三:配合永乐大帝朱棣发动的征讨安南之役,从海上牵制安南
明朝建文元年,安南国相黎季嫠、黎苍父子杀掉明朝承认的国王陈氏,自立为王,安南改朝换代后,多次袭扰明朝广西边境。朱棣登基后,黎季嫠又借口重立陈氏为王,引诱朱棣把逃到明朝的陈氏之孙陈天平送归,在路上伏击朱棣派出护送陈天平南归的明朝军队,抓获陈天平,并带回国处死,彻底激怒了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四年七月,朱棣派出成国公朱能、西平侯沐成
、新城侯张辅率大军讨伐安南,后因朱能病故,改张辅为主帅。而此时,正巧是郑和船队准备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郑和船队在张辅从陆路进攻安南的时候,一直游弋在安南、占城(今越南南部,当时还不属于安南)一带海域,时间长达四个多月,护卫受保护国占城的同时,也从海上牵制安南,配合张辅的进攻。
由以上几点看来,郑和船队下西洋(包括下东洋出使日本)的主要战略目的是为了解决明朝海疆沿线一直以来受到的侵袭,并打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通道,将他们纳入到明朝规定的朝贡体系中来,在整个东南亚执行明朝制定的秩序。明朝的海防线太长,到处都有可能受到倭寇和海盗的攻击,朱元璋的禁海令只是禁止了明朝内部海商对外的开拓,但阻止不了倭寇和海盗上岸。
朱棣派遣郑和率领强大的水师船队打通海上通道,允许各国通过官方渠道来和明朝贸易,促使各国官方配合明朝一起打击倭寇和海盗,并且,郑和船队的强劲武力也让各国对明朝不敢生出挑衅之心,愿意遵从明朝制定的秩序,这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海洋防御战略,倭寇和海盗的形成离不开周边沿海各国这个大培养池,要从根子上消灭,就必须各国心甘情愿的配合。
允许各国朝贡,是给各国带来合理合法的利益,郑和船队的武力威慑是让各国在得到好处的同时,提醒他们不要三心二意,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周边沿海各国在畏惧和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朝贡中,主动禁绝各国内部可能产生的对明朝的非法活动,再加上郑和船队时不时的沿着海上通道巡查一番,让人头疼的倭寇和海盗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至少在永乐年间是如此。
而整个大明朝沿海的大麻烦在郑和船队下西洋产生的效果下基本消除,朱棣也就可以安心盯着其念念不忘的北方草原上的敌人,朱棣亲征一次草原就是举国动员,数十万大军出征,数十万后勤人员随军行动,这样的军事行动需要后方的稳定,郑和下西洋就是配合朱棣需要的稳定,当整个东海、南海的沿海各国都遵从朱棣定下的规矩,都愿意配合明朝,沿海各地哪有不稳定下来的道理?
至于说郑和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小编个人相信郑和出使是挣钱的,出去是带着不少财物到处送,可回来绝不会都是空着船回来,朱棣北征草原、南征安南、内修运河都需要大量的钱财,仅仅依靠明朝的税收恐怕支撑不下来庞大的支出,也只有郑和的船队能给他带回来一定的补充,东南亚的物产在明朝国内还是很有市场和值钱的,当然,郑和最主要的使命还是慑服各国,稳定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