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汉朝为什么会发生七国之乱,当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七国之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发生在西汉王朝汉景帝刘启的时候的“七国之乱”,虽然名义上说是“七国之乱”,但是其实就是西汉王朝的七个分封王的诸侯国所进行地一次大型叛乱。

  当时西汉王朝吸取前朝的教训,认为周王朝的灭亡原因是因为到处分封了很多王,哪里都是皇族子弟的后代。

  而秦王朝之所以灭亡则是因为太过于专制独权,太过于实行暴政,所以才会导致到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现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西汉王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郡”和“国”一起存在。即皇族的子弟封为王,而那些不是皇族的有功之臣则封为侯。

  01西汉王朝分封的变化

  其实在西汉王朝成立的初期,汉高祖刘邦把那些陪他一起打下天下的有功之臣,诸如韩信、彭越、张敖等都封为王。

  韩信就被封在太原,当时因为韩信被匈奴汗国的冒顿单于攻打到了城门下,没想到被汉高祖刘邦误会,韩信要叛变。而汉高祖刘邦在大同经历了“白登之围”以后,更加对韩信他们这些有功之臣不放心,于是着手把他们一一进行了处置。

  然后,又重新安排了刘姓的子弟成为诸侯王,同时还要自己的大臣们一起向上天发誓,“不姓刘的人如果当了王,那么大家就需要集体攻击他。”

  不过,在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那些王爷们自然而然就对中央政府,产生了二心,有了不听从安排和管理的现象。

  特别是在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汉惠帝刘盈即位,但是汉惠帝刘盈却受自己的母后吕太后操纵朝政。吕太后是一个巨有野心的政治家,西汉王朝在她的统治之下,她把那些刘姓的子孙纷纷进行打压,让吕家的人开始执掌大权。

  而一些有志之士,由于在中央政府这里,没有办法得到重视以后,就开始向各地的分封地去寻求发展,一展自己的抱负。

  一直等到吕太后去世以后,吕家的后人和刘家的后代,打得不可开交。而当时还在分封国的代王刘恒,在刘姓人和自己身边有志之士的帮助之下,成为新的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即汉文帝。

  02汉景帝刘恒即位后,听从晁错的建议,削弱那些诸侯王的势力

  在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把当初被吕太后打压的刘姓子孙又恢复了地位,不仅如此,又进行了一些分封。因为很多那些诸侯王们,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

  不仅如此,还是会有那些有志之士前去投奔,所以那些分封国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一直到了汉景帝刘启的时候,汉武帝刘启的宰相晁错,主张把那些封国的面积缩小,而且把那些诸侯王的权力也减少。

  不仅如此,晁错还写了《削藩策》,来叙述那些诸侯王存在的问题。汉景帝刘启十分认同宰相晁错的这个说法,于是速战速决,削弱了三个分封国的实力。

  在经历了汉景帝刘启的一系列措施以后,这让其他诸侯国的王们,认为自己可能随时也会被制约。于是,东边的七个分封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发生了叛变。

  这么一来,西汉王朝差不多半个国家都归他掌管了。而且当时七个诸侯国喊出来口号,“第一个是杀掉晁错,第二个就是要国家把削弱掉的土地归还给他们。”看到这种状况,汉景帝刘启只好答应了他们提出的条件。

  一心为了西汉王朝的宰相晁错,却在上朝的路上被街上的武士给腰斩,而且自己的族人还受到了威胁。

  03七个诸侯国变本加厉,汉景帝刘启派周亚夫镇压

  本来以为事情进行到这步就结束了。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吴王刘濞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了,想要自己当皇帝。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军队已经快到了洛阳,只不过他并不信任自己的手下将领,只相信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则派了自己身边的大将周亚夫,周亚夫是一位英勇的将领。

  仅两个月时间,周亚夫成功切断了吴楚军队的粮草,所以吴楚两国战败,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战败。另外几个分封国的诸侯王,不是被杀就是自杀,而这场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就此平息。

  “七国之乱”最终以汉景帝刘启的胜利而结束,这其实也是西汉王朝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假如这个时候中央政府失败了,那么汉高祖刘邦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西汉王朝的江山,可能又回到了战国时期的局面。

  不过,正是因为汉景帝刘启的胜利,才让西汉王朝恢复了正轨。与此同时,汉景帝刘启也顺理成章把那些诸侯国的行政权力和军事大权给收了回来。

  所以以后,汉景帝刘启都是分封国相,而国相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派遣的,再也没有出现像“七国之乱”这样的局面。

  参考文献:《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