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乾隆和乌拉那拉氏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位皇后为何会失宠

  还不知道:乾隆和乌拉那拉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随同的还有母亲崇庆皇太后和皇后乌拉那拉氏。一行人到了杭州之后,乾隆突然下旨让福隆安提前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并在皇宫中将其软禁了起来,给出的理由是皇后发疯了。

  但根据民间野史流传的消息,那拉氏并没什么病,只是有点作。她与乾隆在杭州发生了一些争执,回京后跑到太后面前,说自己要到杭州出家。像这种事皇太后怎么可能答应她呢?

  于是,只是好言相劝外加安慰,但那拉氏根本听不进去,她居然疯狂拿起剪刀,把一头青丝给剪了,这可是大事。根据满洲的风俗,女人随意剪发是大忌,有咒夫君死的意思。

  于是,乾隆怒了,他巡游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废除那拉氏的皇后之位。

  不过说到废后,清朝只有一例,当事人是顺治帝。他废后的目的并不复杂,就是为了扶持一位自己心爱的人上位,但可惜的是,虽然他与孝庄斗智斗勇,最后真的成功将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废为静妃,但在孝庄的压制下,他始终没有将自己认可的人扶为皇后。可见,废后立后并没那么容易操作,并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

  所以,对于乾隆也是一样,他想废后的想法也同样遭到了皇太后的阻挠。但是乾隆并没有就此干休,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他下令将那拉氏的皇后册宝和娴妃册宝收回。

  也就是说,虽然他没有在名义上废黜皇后,但实质上那拉氏的皇后已名存实亡,真实地位连个妃子都不如。受到如此羞辱的乌拉那拉氏,第二年七月,便在忧愤中死去了。

  但即便他死了,乾隆也依旧没有对她抱有半丝怜悯,他下令以皇贵妃的规格将其安葬,与第一任富察皇后所获得的礼遇完全不能相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乾隆如此憎恨乌拉那拉氏呢?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剪发一事,乾隆事发后的表现也并没有显示出多生气,所以,他与乌拉那拉氏的恩怨必定另有隐情。

  富察氏与乌拉那拉氏

  乾隆一生后妃将近有40位,皇后册立过三位,其中两位是在世时被正式册封的,一位是富察氏,另一位是乌拉那拉氏,还有一位是在她死后才被册封的,就是嘉庆之母魏佳氏。

  乾隆与孝贤皇后富察氏之间的感情,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两人感情很好,富察氏是乾隆生命中的首任妻子,年龄比乾隆小一岁,身出名门,是察哈尔总督李荣保的女儿,她的曾祖父哈什屯是清代开国重臣,祖父米思翰倍受康熙赏识,而弟弟傅恒又在乾隆朝担任了内阁大学士。

  富察氏在16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弘历的嫡福晋,乾隆即位后的第二年(1737)就被立为皇后。尽管贵为皇后,但富察氏的生活却很简朴。

  她平常也不戴奢华的饰品,被列为非遗的绒花倒是她的最爱。每到年底,她还按照满洲人的传统风俗,用鹿羔的细绒皮做成荷包送给乾隆,以示不忘祖宗的创业艰难。

  作为皇后,在后宫的管理上也是井井有条,对上孝顺皇太后,早晚请安,对下她将乾隆的皇子们都视如己出。因此,富察氏用她的贤惠不仅赢得了乾隆的圣宠,而且在整个紫禁城也赢得了一个好口碑。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这样一位贤淑的皇后却没有子女运。她先后生育了两位皇子都先后夭折,这对她的精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身体每况愈下,时病时好。

  乾隆十三年(1748)二月,36岁的富察氏在跟随乾隆东巡时,行至济南时突然病逝。她的离世让乾隆悲痛万分。乾隆为她举行了国葬,并下旨9天不办公,并上谥号“孝贤皇后”。

  在举国官员为富察氏服丧期间,乾隆的情绪常常起伏不定,甚至因为种种原因惩办了不少官员。此后多年,乾隆对于富察氏始终不能释怀。乾隆三十年(1765),他南巡至济南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样的怀念诗:

  济南四度不入城,控防一人百悲生。

  春三月兮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由此可见,富察氏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相比之下,乾隆与乌拉那拉氏的结合与离散,则显得中规中矩,没有惊喜,有的只是惊吓。

  尽管乾隆对富察氏念念不忘,但作为一国之君,他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个皇帝的日常。在皇太后不断的催促下,乾隆十三年(1748年)夏,也就是在富察氏去世半年后,乾隆册立娴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贵妃,其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且答应在皇后丧礼的27个月之后,在他的四十岁庆典之前,将乌拉那拉氏正式册封为皇后。

  乌拉那拉氏是佐领那尔步的女儿,那拉氏家族属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也算是满洲的老牌家族。乌拉那拉氏早在雍正十二年便成为了乾隆的侧福晋,其地位仅次于嫡福晋,同样也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廷定制冠服的夫人。

  乾隆二年(1737),随着富察氏被封为皇后,乌拉那拉氏也被封为了贵妃。清朝从康熙开始,将后妃分为了八个等级,包括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之后的贵人、常在和答应则没有特定的数量。

  在富察氏死后,乌拉那拉氏先被册立为皇贵妃,已经意味着她可以暂行皇后之职来管理后宫。两年后(1739),乌拉那拉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乾隆在诏书中也有颇高的评价,说她“孝谨性成,温恭夙著”。

  乌拉那拉氏的皇后生涯并不短,一直持续了十五年,如果不出意外,一直持续到老也是有可能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乾隆三十年,画风突变,她的皇后生涯突然被中止了。

  那么她与乾隆之间到底发生了何事,以至于她又被遣送回京,又要削发,又被打入冷宫,又被收回了皇后册宝和娴妃册宝,最后悲愤死去呢?

  乾隆与乌拉那拉氏的恩怨

  对于乌拉那拉氏究竟因何事触怒了乾隆,正史没有记载,但以事情的严重程度来看,乌拉那拉氏必定触到了乾隆的底线,而且有着家丑不可外扬之嫌,如果事情被传出去极有可能损害到皇家的威严,所以,正史并没有对此进行记载。

  但依据历朝历代后宫历史推测,并结合乾隆本人的性格特点,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我们看过不少影视剧中就涉及到乾隆出游时的“艳遇”,比如曾经大火的《还珠格格》,说紫薇就是乾隆巡游时与民间女子所生,其实像这样的影视剧情节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上面也说了,乾隆后宫有将近40位后妃,数量之多仅次于康熙。乾隆与祖父康熙一样,也特别爱出去逛,一生也是六次南巡。那么像帝王如此大规模的巡游,路遇佳偶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在后世人的印象中,乾隆也算是一位风流天子,除了他的后妃多,在他的身边还有着种种传奇身世的女子。

  比如来自回部的维吾尔女子容妃,只因乾隆听说他容貌秀丽,人品端庄,于是就将她招入宫中,封为贵人,两年后升为容嫔,再六年后成为容妃。

  自打容妃进宫后,他对她的个人生活及习惯也十分关心,会专门为她准备独特的民族特色节目,为她建回教的礼堂,允许她穿自己的民族服饰,饮食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可见,乾隆的爱情疯狂起来也是无人能敌的。

  乾隆和乌拉那拉氏一行人行至杭州时,据野史流传,说当时街头巷尾有流传,乾隆打算在杭州纳妃。但按照正常逻辑,皇帝纳妃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皇后为何对此事反应这么大呢?

  极有可能的情况便是,乾隆要纳的这位妃子必定不是寻常人,极有可能她的身份严重偏离了皇室的选妃标准,所以,乌拉那拉氏不惜以断发来阻挠,因为后宫之事她也是有份管理的。

  说到断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意思是自己身上的一切,大到肢体,小到毛发都是父母所赐予,应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

  所以,古人很重视自己的头发,很少剃发,认为剃发是一种大不敬行为。所以,古代女子一般不会断发。

  虽然按照满洲人的习惯,断发有咒夫的意思,但若按照汉人的理解,断发有出家、超度、看破红尘的象征。女子断发代表着对所处环境的悲观失望,以及心头的愤懑不满。

  乌拉那拉氏的断发意味太多了,乾隆暴怒那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是乾隆废后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在断发事件发生后,他还给乌拉那拉氏的侄子讷苏升了官,以示褒奖。

  我们知道,乾隆在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之后,到他终老,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再立后。难道后宫不需要管理了吗?

  后宫当然需要管理,但不一定要皇后管理,因为此时的乾隆羽翼已丰,已无需刻意再强立一位皇后来主宰后宫,更不用像那拉氏这样的皇后来对自己的私生活指指点点,横插一脚,老坏他的好事儿。

  所以,乾隆想要废黜乌拉那拉氏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不想再受皇后的束缚,对于他自己的私生活,他想自己说了算。比如,乌拉那拉氏之后,他对容妃的宠爱就再没人管了,生活得无比惬意。

  综上所述,那么乾隆厌恶乌拉那拉氏的原因也就水落石出了。原因如下:

  其一,乌拉那拉氏的断发行为,的确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让乾隆厌恶至极,所以正史也没有把这件大不敬之事记载下来。

  其二,乌拉那拉氏能做出断发之事,可见此人的性格过强,又没有容人之量,完全没办法与温婉的富察氏相比。多年的皇后生涯使她变得更加嚣张跋扈,乾隆已无法在容忍这样一位皇后。

  其三,乾隆的性格决定了他并不是一个受规则约束的人,他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的私生活,他需要绝对的控制权。比如在废后一事上,即便皇太后不同意,他自己也要让乌拉那拉氏做不成皇后,可见,他对乌拉那拉氏有多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