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高智慧是如何发动起义,又是如何覆灭的?

  高智慧,越州会稽人,是隋朝初年江南地区的一位叛军首领。在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他发动起义,自立为帝。然而,他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被隋朝派遣的名将杨素和大将军李景镇压,最终在泉州被斩首。

  起义发生的背景是隋朝开皇十年十一月,高智慧、汪文进、沈玄懀等人相继起兵反隋,并自封为帝,建立了各自的小朝廷。同时,蔡道人、王国庆等人也在各地举事反对隋朝,自称大都督。这些造反军人数众多,有的实力强大,有的实力较弱,但他们相互协助,相互配合,攻破隋朝的州县,杀害朝廷官吏,引起了隋文帝的极大愤怒。隋文帝随即派遣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镇压叛乱。

  在众多的造反军中,高智慧的实力最为强大。他拥有数量众多的战船和兵员,手下将士勇猛威武,战斗力极强。他占据地理优势,成为官军难以攻破的难题。得知朝廷派遣杨素率军前来征讨,高智慧立即采取了防御措施,据守浙江东岸,建起长达百余里的营垒,江面上布满了战船,严阵以待官军的进攻。

  杨素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采取了“先弱后强”的攻击策略,先后击败了晋陵、无锡和苏州等地的叛乱军队,擒获了自封为帝的沈玄懀。杨素的战术高明,既锻炼了自己的队伍,提振了士气,又削弱了造反军的斗志。在一连串的胜利之后,杨素转移军队南下,直指高智慧所在的浙江东岸。

  杨素采纳了部将来护儿提出的偷袭战术,命令他率领数千精兵,分别乘坐轻型战船直捣东岸。来护儿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偷偷越过高智慧的江防线,登上浙江东岸,发动突袭,攻破了高智慧的大本营。为了乱敌军心,也是向对岸大军发出信号,来护儿下令纵火焚烧营垒,一时间烟焰冲天,光芒照亮了夜空。杨素看到“贼”军大营起火,知道偷袭成功,便挥军从正面杀向敌人。江防线上的高军将士回头看到后方大营起火,虽然有些惊慌,但并未失措,马上组织力量奋起抗击,抵挡官军的前后夹击。双方从清晨一直战斗到傍晚,但由于造反军没有后援,抵挡不住官军的进攻,最终纷纷败退。高智慧见败局已定,只得率领残部乘船逃往闽越。

  到了闽越一带,高智慧联合泉州的王国庆继续反抗隋朝。王国庆认为海上航行困难险阻,而且大多数官军来自北方,不熟悉船只和航海,难以跨越海洋来攻,因此他并没有加强警戒。杨素利用王国庆的麻痹轻敌的心理,出其不意,挥军渡海直扑泉州城下,让王国庆吓得弃城而逃。杨素暗中派人诱惑惶恐不安的王国庆,让他除掉高智慧以立功赎罪。王国庆见到保命的机会,便出卖了盟友,将毫无准备的高智慧抓获并送给了杨素,最终高智慧在泉州被斩首。隋朝前期的江南民众曾经爆发大规模的造反,历经数百场战斗,但最终被官军镇压下去。

  高智慧自立帝以来,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遭到了俘虏和被杀害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