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陵作为飞将军李广的长孙,为什么投降匈奴?

  李陵是西汉时期将领,西汉名将李广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凭借西汉前期数代积累,汉武帝时期拉开了“汉匈大战”的序幕,汉武帝在位中前期,汉朝对匈奴作战基本保持优势,甚至一度形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然而到了汉武帝晚期,匈奴却再度卷土重来,而西汉则由于国力损耗,接连遭遇战败,而导致李陵投降匈奴的“浚稽山之战”便是其中之一。那么,李陵为何会选择投降,李陵投降之后,汉武帝对李陵家人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汉武帝出兵攻打匈奴,李陵主动请缨率军出征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早年曾任侍中、建章监,后因善于骑射、素有仁爱之心,汉武帝认为其有李广风范,便命其率领八百骑兵,后升任骑都尉,率领五千精兵于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汉武帝在位后期,随着匈奴逐渐恢复元气,再度开始对西汉边郡进行袭扰。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再度兵分四路大举进攻匈奴,其中主攻方向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负责攻打天山的匈奴右贤王部。同时,汉武帝召见驻扎于酒泉一带的李陵,要其为大军运送粮草。

  李陵则向汉武帝表示,自己率领的乃是精锐之军,如果只承担运输任务实在屈才,汉武帝则表示如今大军出动,没有多余的战马拨付给李陵,李陵则表示自己不用马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汉武帝见其如此笃定,便命其率兵出击,同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

  然而,曾任伏波将军的路博德也不愿担任李陵后备,便上书汉武帝说现在不宜与匈奴开战,希望等到次年春天再出兵,而汉武帝则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这才指使路博德上书,便下诏给李陵,要其从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观察敌情,如果没有见到匈奴兵,便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

  李陵遭遇匈奴主力,最终不敌力竭被俘

  于是,李陵便率领着五千步兵自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然而却在此地遭遇了匈奴单于主力,五千步兵被匈奴三万多骑兵所包围,李陵连忙挥军驻扎于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

  这边李陵刚刚做好迎战准备,见汉军人少的匈奴便立即挥军进攻,结果反被李陵率军以弩箭杀伤甚众,匈奴被迫撤往山上,结果又被汉军追杀数千人。

  匈奴单于见久攻不下,遂又召匈奴左、右地起兵八万,对李陵军队展开围攻。李陵且战且退,先后对匈奴造成了数万伤亡。匈奴单于见久攻不下,而李陵又不断撤往西汉边塞,心中怀疑汉军在边关有伏兵,一度想要撤军。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陵军中一个叫做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投降匈奴,将“李陵军无后援,并且箭矢已尽”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匈奴单于,这使得匈奴单于下定了堵住汉军退路,彻底消灭李陵所部的决定。

  在匈奴大军的猛攻下,李陵虽然率军死战,但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大,李陵根本无法长时间坚守。无奈之下便定下了分路突围的计划。李陵与韩延年虽然率兵突出重围,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匈奴数千追兵,结果韩延年战死,李陵则力竭被俘。

  汉武帝诛杀李陵全家,李陵终生再未返汉

  此次兵败,李陵率领的五千精兵,仅余四百余人逃了回去,而当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汉武帝大怒,司马迁则因为替李陵开脱而惨遭腐刑。

  直到很久后,汉武帝才反应过来,认识到李陵之所以战败投降,乃是因为外无援兵所致,说道,“李陵出塞之时,本应诏令强弩都尉接应,谁知却因其奏疏而改变了诏令,这才导致李陵全军覆没”。

  想明白之后,汉武帝先是派人慰问赏赐了李陵残部,又在一年后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返汉。公孙敖无功而返,却对汉武帝说“听俘虏说,李陵在帮匈奴单于练兵,意图对付汉军。”

  事实上,当时替匈奴练兵的并非李陵,而是另外一个投降匈奴的汉将李绪。然而,就因为这个错误的消息,让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是真心实意的投降了匈奴,一怒之下便将李陵全家处于族刑,李陵之母、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甚至导致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

  得知此事之后,李陵怨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于是派人刺杀了李绪,而他自己也就此断绝了返回汉朝的心思。即使如此,匈奴单于不仅没有惩处李陵,反而在大阏氏要诛杀李陵时,将其藏到了北方。

  匈奴单于因极为看重李陵,不仅将女儿嫁给了他,还封其为右校王。不过,李陵虽然杜绝了返回汉朝的心思,但也不想为匈奴效力,无奈之下便选择了远离朝堂,不再参与政事。

  汉昭帝时,虽然汉朝再度派人想将李陵劝回,但再次被心灰意冷的李陵所拒。李陵就此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最终于元平元年(前74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