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蜀国灭亡之际,东吴在做什么?是否有救援?

  三国时期,蜀、魏、吴三足鼎立,各自为政。蜀国灭亡之际,东吴是否有救援之举?本文将根据历史资料,探讨这一问题。

  一、蜀国灭亡背景

  蜀国,又称蜀汉,是三国时期刘备所建立的国家。蜀汉在刘备、刘禅两代的统治下,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蜀汉的国力相对较弱,与魏国和东吴相比,始终处于劣势。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发动灭蜀之战,蜀汉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宣告灭亡。

  二、东吴的态度

  孙权的犹豫

  当蜀汉灭亡的消息传来时,东吴国君孙权陷入了犹豫。一方面,蜀汉与东吴有着共同的敌人魏国,蜀汉的灭亡意味着魏国势力进一步扩大,对东吴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另一方面,东吴与蜀汉之间并无深厚的友谊,且蜀汉灭亡后,东吴需要面对魏国的压力更大。因此,孙权在是否救援蜀汉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2、陆逊的建议

  东吴丞相陆逊认为,蜀汉已经灭亡,魏国实力大增,东吴此时出兵救援蜀汉,不仅无法改变战局,还可能使东吴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他建议孙权不要出兵救援蜀汉,而是加强国内建设,积蓄力量,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

  三、东吴的行动

  最终,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没有出兵救援蜀汉。蜀汉灭亡后,魏国势力进一步扩大,但东吴并未因此而轻易屈服。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东吴继续加强国内建设,积蓄力量,与魏国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抗争。

  四、结论

  综上所述,蜀国灭亡之际,东吴并没有出兵救援。虽然东吴与蜀汉之间并无深厚的友谊,但在面对魏国的威胁时,东吴选择了谨慎行事。这一决策虽然未能改变蜀汉的命运,但却为东吴赢得了喘息之机,使其能够在后来的岁月里继续与魏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