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为什么黄河边的这个小县能名人辈出?司马懿也出自这里!

  提起温县,很多人想到的太极拳故里和铁棍山药之乡。但很少有人知道,地处豫北平原的温县,尽管只有40万出头的人口,却出了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即便在历史上,温县也以名人辈出著称,比如《论语》的“总编辑”子夏,西晋王朝的创立者司马懿家族,晚清三代帝师李棠阶等等。这是一块怎样神奇的土地?

  司马懿并不是温县历史上的第一个名人

  700年前

  那里已经有人在搞出版行业了

  从《军事联盟》到《虎啸龙吟》,大军师司马懿穿越千年又在年轻人里火了一把。除了吴秀波的颜值以外,很多人被司马懿的智慧吸引了。

  历史剧多半枯燥,但偏偏有血有肉的司马懿抓住了年轻人的心。这位温县老乡,带着他的家族,在历史中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比如他孙子司马炎,篡位了;儿子司马昭虽然还是对大魏俯首称臣,可也不老实啊,那句话咋说来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历史中真实的司马懿,从做臣子的时候,就很能干,从被曹操这位星探发掘就一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当牛做马。

  俗话说看他有多神,你得看他对手是谁。在与诸葛亮对峙的同时,还要应对北方外族,防备东吴偷袭,处理朝内其它势力,分身乏术的司马懿能在战略上做到无过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才略。

  但司马懿偏偏很能忍,功高震主遭打压,我忍,一直到干掉曹爽,司马懿简直是影帝级的演技了。

  司马懿是个枭雄,他征战无数,奇谋策略,经济上还干的很不错,推行军屯什么的,也很会看人,除了野心勃勃心狠手辣外没毛病。孙子司马炎开创的西晋,又一次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

  司马懿和他的家族,并不是“温县产”的第一个名人。比他早了将近700年,有个温县人叫卜商。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因为他的名气主要得靠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叫孔子,他经常被称呼为“子夏”,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

  年代太久,他具体干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家伙编了一本书,专门记录老师的言行,就是我们熟知的《论语》。换句话说,子夏是《论语》这本书的总编辑。

  而回顾子夏的一生,其实是很悲惨的。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仍然刻苦求学,在师从孔子之后,被孔子保荐后当了个小官,孔子去世后,想另起炉灶,创造新的学派,失败了。

  而后,丧子,失明,最后还是很穷。但掩盖不了子夏闪闪发光的品质。他不屑于出仕改变自己,性格直爽勇敢,孔子在与子夏,子路在一起的时候,心情就会变好。

  如果没有他这样踽踽独行、专注学术的人,我想我们是看不到《论语》的。

  河南这片土地产生过甲骨文

  咋可能培育不出一个河南籍的甲骨文专家?

  在电视剧里,司马懿是四朝元老,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之后,又开始辅佐小皇帝曹芳。

  清朝,温县又出了一个“元老人物”李棠阶,他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不但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作过官,还给三代帝王当老师。这货不得了。

  按理说,官做到这份上,家里不得藏个金库啥的,但李棠阶不,他为官清正,百姓都尊其为李青天。据说他去世的时候,子孙打开他的账本看时,竟然只有三两银子。

  而他的著作太多了,光日记就留了十六卷,再加上诗文集什么的,怎么着也算得上著作等身了。他的作品,都藏在河南省图书和新乡市图书馆里。

  和李棠阶一样,在民国时期,温县又出了一位大学者,他的名字至今还刻在温县苏苑围墙上的名人谱中。他叫董作宾。

  在他的家乡董阳门村,后人还专门为老先生建了一座“董作宾先生纪念馆”。

  说起董作宾,外行人大多数人是不熟悉的,但与他同名的人,相信你们一定知道: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和这三位一起被称为“甲骨四堂”。

  董作宾出生于南阳,授业与民国著名教育家张嘉谋,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董作宾考取县办师范学校。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1917年春,董作宾跟随张嘉谋去开封,在张家管书房兼办家务。后经张嘉谋先生的指导和引荐考入开封育才馆读书,初步接触到甲骨文,从此他便与甲骨文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中国考古学。

  1922年,他应张嘉谋先生之约只身来到北京求学,吃住在张先生家里。张先生知道他学过篆刻,又有一笔好字,便托人为他介绍了一个誊写讲义稿的差事。

  这其间董作宾结识了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徐旭生(唐河县人),徐先生发现他聪明,又忠厚老实,还能吃苦,便介绍他入北京大学旁听语言学,空余时间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习甲骨文。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后,逐渐引起重视,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聘董作宾为编辑员,主持安阳小屯遗址的发掘工作。

  “七七事变”前夕,董作宾先后主持或参与殷墟发掘工作10余次,收获2.49万个甲骨片,特别是1929年12月12日发掘的“大龟四版”,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

  很难想象,董作宾等人在抗战时候,流离失所,还一直带着甲骨,纵贯半个中国,终使“国宝”平安。1948年,董作宾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当代五位两院院士

  老家都在温县

  他们是否都是吃山药长大的?

  今天的温县也不差,除了铁棍山药和太极拳之外,这个小小的县城在当代还出了5位两院院士。在我国,院士是终身荣誉,是最高学术称号,比如一身农民打扮、致力于种水稻的袁隆平。

  对的,就是你想象中那种默默无闻,专业领域牛气的不行的科学家。

  也不知道为啥,温县这块土地就是人杰地灵,毕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出产这么好的铁棍山药,年年河南有多少院士入选都激动的要放鞭炮,而温县却陆陆续续的出了五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王梦恕,李同保,郭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

  这其中,我认为最厉害的就是王梦恕院士了。

  他把自己定位成科技工作者,但一直以来,大家更熟悉的还是他的称号“中国铁路代言人”。

  北京地铁的一号线和二号线,也都绕不过王梦恕院士。

  1965年1号线地铁开工,27岁的技术员王梦恕提出了贯通误差,这个重大发现让3万多张图纸重新进行了修改,工期推迟3个月。

  1986年,他在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中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不但节省资金1亿多元,还成功开启了地铁的新时代。这只是冰山一角,王梦恕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中国铁路的历史。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王光远院士。他是1994年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那一年,他70岁。

  他是我国结构力学的奠基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抗地震结构的计算方法”一领域还是一张白纸,实际工作中主要是运用原苏联的计算方法,说明白点就是地震中的房子能不能承受震动,全靠纸上计算。

  而王光远创建的“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在现实中的考虑的计算方法,在提高建筑抗震安全与降低建筑造价中找到了平衡点,对我国这样一个多地震国家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想见,这为地震中的人们提供了多大的生存希望。

  科学家是伟大的先驱者。这话一点也不错。有没有忘记,我们小时候也是想成为科学家的。

  文人、学者、科学家,从古到今,温县都是一块风水宝地,你说温县厉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