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北齐“卧虎”指的是谁?他有多厉害

  北齐“卧虎”,断案如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李崇,字继长,祖籍河南浚县。

  生于南朝宋孝建二年(公元455年),祖父李方叔是南朝宋济阴太守,父亲李诞为南朝宋陈留公爵。

  李氏家族为北魏皇族的外戚,李崇的姑母李氏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即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

  李崇最初袭爵陈留郡公,受封镇西大将军。

  历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先后担任八个州郡的长官,任内政绩卓著,战功赫赫。

  孝明帝孝昌元年(公元525年),李崇病逝在任内,享年七十一岁。

  李崇治理州郡,以多智谋、善决断而著称。

  孝文帝在位时,李崇担任兖州刺史,当时兖州匪患猖獗。

  为了有效治理匪患,李崇派人在每个村庄都建造一个亭楼,楼上悬挂有一面鼓,如果某村遭遇盗贼,就会有人击鼓传递信号,临近的村子听到消息,也会同时击鼓,传递到更远的村子,百里之内的村民就会纷纷赶来支援。

  村民手持棍棒、刀剑,拦截在险要之地。

  每一次都是大获全胜,成功伏击、捕获遭贼,没有一个盗贼能够逃脱。

  后来各州郡纷纷效仿设鼓捉拿盗匪,皆源自于李崇的灵感。

  此后,境内匪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宣武帝在位时期,李崇调任扬州刺史,调查审理了多起陈年积案,及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者,他们私下给李崇起了一个外号——“卧虎”。

  寿春县(今属安徽淮南)有个叫苟泰的人,儿子三岁的时候被强盗掠走,多年也找不到。

  苟泰四方寻找,后来终于找到了孩子的下落,被同县的赵奉伯家收养。

  苟泰索要无果,就向官府控告了赵奉伯。

  大堂之上,苟泰和赵奉伯互不相让,都声称孩子是自己家的,双方也都有邻居出面作证,接案的官员都无法做出决断。

  李崇得知情况说:“这很容易啊!”

  于是派人将孩子拘禁,和两家人隔离起来。

  数十天后,李崇把苟泰和赵奉伯叫来,分别告诉他们说:“这个孩子得病了,几天前突然死了,现在已经解除监禁,你可以领回尸体,回去处理后事吧!”

  苟泰和赵奉伯两人听到这消息,表现大不相同。

  苟泰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而赵奉伯只是不停地叹息,并没有悲伤的样子。

  李崇据此判断定苟泰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而赵奉伯说了假话。

  经过审讯,赵奉伯当堂招供,说自己的儿子数年前丢失,于是就领养了这个孩子,对外宣称自己的孩子找到了。

  李崇当场作出判决,孩子归还苟泰,赵奉伯犯有诈骗罪,依法受到了应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