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国中袁术的结局如何?他的历史评价怎么样?

  在三国中袁术的结局是怎样的介绍

  在汉末所有诸侯当中,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身世相对比较显赫,他们出身于东汉的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袁绍是庶子而袁术是嫡子。

  董卓奉命带兵进京名为诛灭宦官,实为掌握政权。膨胀的野心促使他废了汉帝刘辩,汉帝被废后,袁术出奔南阳,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独立作战,声势较次于袁绍、曹操等从奔走之友到以“游侠”为基础,推举袁绍为首的政治集团。

  《三国演义》里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曾论袁术为“冢中枯骨”,而在正史《三国志》当中,这个评价是出自大儒孔融之口:“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然而为何实力强大的袁术却落得如此评价?

  他的哥哥袁绍也是一位拥有宏大才略的诸侯,由于庶子出身,和袁术一直关系不好,所以在平董卓之后,兄弟两“各外交党援,以相图谋,术结公孙瓒,而绍连刘表”。后来袁术借自己兖州刺史的职位,想要入主陈留,与曹操展开封丘之战,最终以失败落幕。袁术集团经受了一次大的打击之后野心不减反增,借玉玺和民间谶纬僭号称帝,号“仲家帝”四方震动。僭号之后,虽有汝南袁氏的名头,名不正言不顺,孙策与其断绝联系,甚至当地的名士大族,如张承、何夔都不应辟招,周瑜父子虽为之奔走,但最终投入孙氏集团。僭号建国后他进攻徐州,被吕布大败,后来又把矛头转向豫州,打算进攻颍川许都,夺取汉家标志:汉献帝刘协。袁术的僭号和作为终究刺激和激怒了了以“匡辅汉室”为名的曹操等诸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夏,曹操表孙策为汉明将军,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令他跟陈瑀、吕布一起进攻袁术,又逢蕲阳之战大败,前有吕布斩使背盟,杨奉、韩暹临阵倒戈,后有孙策反叛,祸起萧墙,袁术集团以全败告终,自此一蹶不振。

  失败后的袁术想要归帝号于哥哥袁绍,便带兵去青州投奔袁谭,不料路上遭到曹操派遣的刘备与朱灵的阻击,行至江亭愤懑而死。《三国演义》上讲袁术在投奔袁谭途中想喝蜜水,而兵士告诉他没有,因此被气死的。反倒更添了一分戏剧性。